沈逸:中国反话正说,美国听懂了没?

2024-04-09 3163 9
作者: 沈逸 来源: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沈逸】

  在清明节来访的耶伦,以及后续将要来访的布林肯,无疑意味着旧金山峰会之后,中美关系“边竞争边合作”的关系,将有进一步深度的展开。

  在此背景下,双方高官会前,元首通话为中美关系定向把舵,自然就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对比2021年拜登入主白宫之后的历次元首通话,2024年4月2日元首通话的信息量之大,值得高度关注。

  这次通话,意味着走向坦诚面对中美关系两面性的新阶段。在有关中美两国元首通话的文稿中,开篇就指出,“去年11月,我和总统先生在旧金山会晤,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旧金山愿景’。这几个月,双方团队认真落实我们达成的共识,中美关系出现企稳态势,受到两国各界和国际社会欢迎。另一方面,两国关系中的消极因素也有所增加,需要引起双方重视。”

  这里坦率指出中美关系中的“积极变化”和“消极因素”,是一个显著的新变化。根据已有的公开报道,“消极因素”的表述是第一次出现在中方的公开话语中,显示中国决策层对中美关系的“双重性”,即在同一时空环境下的不同议题领域,同时存在有助于促进合作与稳定的积极因素,以及影响乃至破坏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消极因素,这一显著特征,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与把握。

  换句话说,拜登政府在2021年到2024年的各种表现,客观上消除了中方曾经有过的乐观预期,开始以更加务实、更加现实主义的态度和认知框架,去从战略上看待和理解中美关系在当下的特征。

  中美关系“第一颗纽扣”的提法首次出现,显示了中方认识和理解中美关系的分析框架呈现更强的系统性和战略性特征。

  “战略认知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必须扣好的‘第一粒纽扣’。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不能不来往、不打交道,更不能冲突对抗,应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继续沿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道路向前走,而不应该走回头路。”

  “战略认知”这一具有显著建构主义特征的专业术语,以及此前用于国内政治议题的“第一颗纽扣”的提法,均为第一次出现在中美关系的系统表述中。取代了传统的“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等话语,显示中方已经初步完成新时期认识和理解美国对华战略的整体性框架。

  美国对华的身份设定,战略规划,政策制定以及具体行动,被归结为美方对中国持有的“战略认知”,并委婉但明确的指出,美方可能从一开始就对中国形成了系统的误判,基于错误的战略认知,构建了错误的对华战略。“不能”怎么做,“应该”怎么做,朝着什么样的道路,“向前走”,以及“不走回头路”,用直白的语言,阐述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中美战略关系的清晰认识和明确定位,向美方传达了明确的战略信息。

查看余下6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9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9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