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我们的教育应培养学生去主动研究问题

2024-08-19 999 3
作者: 胡懋仁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最近,在凤凰网上看到一篇讲话,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刘云彬教授讲的。他讲的内容十分丰富,我看了半天,感觉涉及的问题非常多。我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对这篇讲话的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也不可能对刘教授所讲的全部内容都来进行具体的分析。所以在这里只能对其中一部分问题说一点自己的看法。

  刘教授在他的演讲中提到了一个学生,他没有提这个学生的真实姓名,给这个学生起了个绰号,杨抢跑。意思是,这个学生的母亲每次都要让他提前学习课堂上的知识,相当于在起跑线上提前抢跑出一步。这个学生在学校里,由于提前学到了课堂上需要讲授的知识,所以他理解得也要早一点。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也要高一点,所以考试成绩都一直很不错。但是到了高中阶段,这个学生发现,他除了只会提前学课堂知识以外,他已经不知道到底应该如何学习了。也就是说,如果他在没有提前学习的情况下,与其他同学同时听课,接受老师的讲授,他就无法展示他的突出和优秀了。这让他非常困惑。

  然而,人们发现,不仅杨抢跑需要提前学习课堂知识,其他的同学在他们各自家长的督促下也开始在抢跑,提前学习本来在课堂上才讲授的知识,大家都在抢跑。这样一来,大家似乎又都在同一条起跑钱上了,而且这种抢跑整得学生非常地累。他们平时在学校上课,由于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不准许给学生压上更多的负担。但是在周六周日,孩子们比在学校里要累得多。他们不得不往返穿梭在各个培训班之间。而且,为了所谓将来的竞争,在竞争上好大学,上好专业,将来找好工作。现在孩子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共同学习、共同讨论问题的场景。学习上的互帮互助已经成了奢侈品。大家之间似乎都是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或者他们都在盯着另外的他(她)。这种赤裸裸的竞争关系,已经把学校打造成一个战场。对,就是战场,而不是竞技场。

  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他们中存在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他们几乎不知道如何在课堂上提问。他们只要求获得最准确的标准答案。至于如何获得一个准确的答案,如何寻找其他的解题思路,如何从知识的学习中找到乐趣,都完全不重要。这样的教育,这样的学习,完全没有学习的快乐。这种学习对于孩子似乎只有摧残。

  刘教授说,陈省身教授认为,学生不要去争什么100分,有个七八十分就可以了。因为要争这个100分,要把很多精力花在如何避免粗心,避免犯小错,还要争取做更多类型的题目,生怕会有遗漏,从而在考试中丢分等这些方面。陈省身教授认为,这样为了争100分所做的事,从而导致损失了教育中最重要的功能,是非常不值得的,也就是很不合算的。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