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云辉:为什么白萝卜不能讲功效而转基因产品可以上餐桌?
——关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缺陷与发展“三维经济学”的思考
余云辉
导读:从“阴阳合道”的“万物三重性”原理出发,在理论上,有利于构建新的“劳动-商品-社会”理论体系;在实践上,有利于建立经济制度与经济政策的科学评估体系,避免出现制度性失误和政策性失误。
制定经济金融政策,必须明确该经济金融政策究竟是服务于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还是为了履行对华尔街资本的某种承诺?究竟是为了一时的招商引资政绩还是为了维护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人民长远利益?为了正确回答这些问题,一切经济金融政策都必须纳入“目标-制度-政策”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估体系,评估该项经济金融政策的出台是否有利于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是否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否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如果建立了一套基于“目标-制度-政策”三位一体的立体评估体系,那么,我们就可以避免当年某些政府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卖光国企、大搞管理层收购(MBO)、鼓励外资参股控股金融机构和城市自来水公司、引进股市做空机制、鼓励发展P to P等一系列错误政策的出台。
一、商品属性是研究商品经济的逻辑起点
没有正确的理论就没有正确的行动。理论提供着社会实践的逻辑,而基础理论提供着社会实践的底层逻辑。基础理论的缺陷必然造成整个理论体系的缺陷。基础理论创新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形成理论自信的基石。
理论研究是认识事物的过程。从不同的维度研究事物,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同时,从单一维度、双维度和三维度研究事物,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人们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研究,是一个从单维度走向多维度、从相对片面走向相对全面的过程。只有多维度地研究客观事物,才能相对全面地掌握事物在特定时空中的运动规律,才能主动地应用有关的运动规律,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在商品经济理论体系中,劳动理论和商品理论是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商品属性是由人们的社会劳动属性所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究竟是具备“劳动二重性”还是“劳动三重性”,决定着商品究竟是具备“商品二重性”还是具备“商品三重性”。
在传统政治经济学提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维度中,只能看到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以及由劳动二重性所决定的商品二重性。在“劳动-商品-社会”的理论框架中,形成了两大主线:即,“具体劳动-使用价值-生产力”的具象主线,“抽象劳动-价值-生产关系”的抽象主线。具象主线与抽象主线之间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路线上中表现为两条路线的斗争,即“唯生产力论”与“唯生产关系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两条路线斗争。两条主线之争演化为两条路线斗争。可见,两条路线斗争与劳动二重性、商品二重性、社会生产二重性的理论认识一脉相承。
感谢您对红歌会网的关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