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凌英:驳“苏联亡于公有制”的谬论

2024-10-26 2210 7
作者: 顾凌英 来源: 红色文化网

  不完成第一个决裂,怎么实现第二个决裂?

  ——也谈苏联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模式

  顾凌英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历史发展客观规律,改造旧世界,开辟社会主义世界新纪元的国家。在苏俄十月革命的鼓舞下,在帝国主义包围与侵略下,艰难度日的中国人民也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标志着20世纪的世界资本主义,已经不允许世界上落后的民族,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寻求自己翻身解放的出路了。

  苏联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个“吃螃蟹”的先驱。从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到1956年苏共20大,赫鲁晓夫反斯大林,走上修正主义道路为止。苏联39年在世界帝国主义的围攻中,所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是成功的、伟大的、了不起的。它使落后的帝俄,只经过了30多年就依靠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成了世界第二号强国,而且成为二次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的中流砥柱。她像一座辉煌的灯塔照亮了全世界被剥削、被压迫人民前进的道路和方向,使他们在深沉的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近日,笔者看到刘永佶教授最新发表的文章《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缺陷与历史意义》(以下简称“刘文”)认为,苏联解体的原因是,“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受苏联特殊历史条件和理论认识局限的制约,实行半个多世纪后因其内在缺陷而失败。“刘文”还尝试论证“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创行者和论证者对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存在所谓的“基本理念的误解”,无端指责“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有什么理论上的基础性偏差以及理论和制度权利体系的缺陷,并指出正是因为这些缺陷的不能及时、正确克服,导致其失败。“刘文”还构造出所谓“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缺陷”,并打着“劳本主义”的幌子,以苏联解体前修正主义官僚利益集团侵占苏联国有资产为靶子,妄图彻底否定“苏联模式”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苏联通过实施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工业化。20世纪30年代开始,苏联经过几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显著增长,从欧洲第四位跃居为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的工业发展速度在当时远远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显示了社会主义体制的优越性。苏联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在农村发动组织了农业集体化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商品粮供应问题,并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苏联建立了覆盖全民的社会福利体系,包括免费医疗、社会保险和退休金制度。教育方面,苏联大力投资教育,普及七年义务教育,识字人口大幅增加,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苏联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宇航工业、热核技术等高科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正是因为这些,苏联获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查看余下7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7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7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