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婚恋领域中的00后女性
最近,看到一些做婚介的业者所发的视频。在这一类视频中,她们(业者出镜者基本都是女性)说出一种新的现象。业者说,在现在的婚恋市场(用市场这个词汇极不合适,但业者们都这么用,我也想不出有什么更为合适的字眼)出现了一种新的情况,00后的姑娘非常生猛,在婚恋市场上大胆出击,把那些三十多岁左右的大姐们冲得个七荤八素,完全没有招架之力。
说起来,00后的小妹妹们对她们心仪的男性特别主动,而且极尽温柔之能事,嘘寒问暖,送早餐以及她们认为男性们很需要的吃食。而且她们从来也不要什么彩礼,这让男性们极为心安,也让人感觉小妹妹们是真心在需要一段含有爱情的婚姻。因此这种相亲一类的交往形式获得成功的几率也就相对要高一些。
小妹妹们的老大姐们,似乎还停留在若干年前。老大姐们颜值都不低,而且工作稳定,收入也高,事业有成。她们都以此作为自己身价的成本。在她们看来,那些在很多方面都不如自己的男性,根本就没有资格进入她们选择婚姻对象的视野。而且,即便有的男性已经达标,她们还要提出许多要求,比如高额的彩礼,还要有车有房,房还要写上女方的名字,甚至要求把房产直接过户给女方。她们还要求男性对她们必须温柔体贴,还要贴心服务。总之,大姐们所需要的条件,那些求偶的男性必须完全具备。而至于生儿育女,她们年龄偏大,生育已是难关。有的女性根本就拒绝生育。这对很多男性来说,基本就是无法接受的。
于是,这一类大龄女性在婚恋市场上基本处于一个劣势地位,而且几乎无解。那些在视频里出镜的业者们也非常无奈。她们当然希望每一对能够见面的男女都能成功结为夫妻,但是现实却不可能让业者们如愿以偿。
婚姻对于不同时代,在功能上似乎也有所变化。在农业社会,结婚主要是为了生儿育女,生男是为社会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提供劳动力资源,生女是为社会提供人口再生产的资源。这两大生产领域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今天的婚姻,这两项基本功能都还存在,但也略有改变。劳动力已经不再限于男性。女性除了作为人口再生产的资源之外,也能够成为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者。但是生儿育女仍然是婚姻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功能。某些女性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功能,固然是她们自己的选择,而且也要体现她们在这个方面的自主权。然而她们这种对这一类主动权的过于偏执,则往往使他们在婚姻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婚姻还有一项功能,就是在两性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精神交流的渠道或者关系。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并不是单纯指的在工作中,男女相互之间的配合,或者是为了求偶的一种需求或者便利,它同时还具有在两性之间,即使没有婚姻或者求偶的因素,男女两性之间的精神交流对于各种人格的成长和完善也都是有益处的。当然,没有婚姻关系,没有准备求偶的动机,也不妨碍男女之间在精神上的交流。但那种交流更体现出某种随机性和不完整性。而夫妻之间的精神交流则处于一种长期和相对稳定的状态之中。这样的关系是其他两性关系都不具备,也无法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