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要树立强烈危机意识的时候到了
众所周知,有关战略机遇期的命题是当代中国关于时代方位与战略形势的重大判断之一,这一命题认为,当今中国面临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在外不存在大规模战争的危险,安全环境无比宽松,在内没有政治与社会动荡之虞,可以一心一意谋发展、专心致志搞建设,这就构成了十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中国应该抓住这个难得机遇,迅速发展壮大自己,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从而使自己更加坚实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
同战略机遇期这一重大判断与命题相关联,当代中国提出和建立了“和平发展”的理论学说,“战略机遇期”论与“和平发展”学说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指导和规范了当代中国党和国家的战略重点、资源配置、工作重心与经济方向。
深入诠释战略机遇期的内涵是少数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大众化的理解与把握,往往聚焦于挑战与机遇的关系上,一直以来人们大都从二者的对比入手来丰富自己对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知。
从这个角度说,有关“重要战略机遇期”的认识大体上经过了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强调大好机遇
在这个阶段中,有关“战略机遇期”的诠释大都是强调中国所面临的大好机遇,不讲或者甚少谈论挑战与风险,尤其是对来自西方集团的挑战与风险,基本上都忽略不计了。
第二阶段:承认存在挑战,但认定机遇大与挑战
在事实的逼迫下,尤其是在普世大潮与颜色革命的压迫下,挑战的客观存在不能不予以正视。尽管如此,多数或者主流意见坚持认为机遇大于挑战,并且认为中国所面临的挑战并不严峻,完全不值得大惊小怪,更无损于战略机遇期大局。
第三阶段:提出了战略机遇期中要有风险意识
进入新时期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战略机遇期做出了新的重大论断,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提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要统筹“两个大局”,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这一新的重大论断,及时、准确地把握了战略机遇期的新变化,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战略机遇期学说的新内涵,把风险意识摆在显著位置,把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和应对挑战提到了新的高度。
上述有关战略机遇期的认识过程,完全契合了理论实践关系的逻辑路径,充分体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和实践丰富理论的发展辩证。事实上,在战略机遇期学说发展完善的过程中,这一理论既给中国以总体上正确的战略指导,但不同阶段也存在相当明显的偏差与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