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在中美战略斗争中,资本力量将站在哪一边
——兼谈战略斗争中的阶级斗争问题
从矛盾观点出发,战略斗争属于民族矛盾的范畴,譬如中美战略斗争,在这样一种特殊的民族矛盾中,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具有怎样的地位与作用呢?
关于战略上向背取舍与选边站队的问题,人们往往都以国家为一个单元当成所关注的对象,譬如哪个国家同美国站在一起,哪个国家同美国保持距离,哪个国家反对霸权,等等。这样一来,“国家”就拟人化了,好像是“国家”有决定权、能够做出决定决策一般。但事实上,“国家”不过是一具政治外壳,这个“外壳”的颜色与动向,关键取决于内在的支配力量,什么力量在其中起支配作用,相应地,国家的战略取向也就随之而转、因之而定了。譬如中国就是这样。在中国,起支配作用的是公有制经济以及建立在这个经济基础上的共产党,这是绝对的支配力量,在这一力量的支配下,中国的战略取向当然十分明确,那就是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因而必然要同霸权做坚决的斗争。假如不是这样的话,而是亲美势力取得支配地位的话,则中国的战略取向就将发生转折性、颠覆性的变化了。
但是,在今天的中国,发挥作用与影响的不仅仅是公有制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之外还存在各种私有经济。依托这些私有经济所形成的力量,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价值倾向,在战略上也有相应取舍向背;中美战略斗争要对中美关系造成严重的冲击,尤其是中美之间的资本纽带,这条纽带是如此巨大而深刻,将无可避免地将中国相关群体、相关阶层的人们卷进战略斗争的旋涡之中。因此,对中美战略斗争采取怎样的立场与态度,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各类资本势力集团一概都面临的重大政治议题。那么,在中美战略斗争中,它们都将站在哪一边呢?
一、国际资本在中美战略斗争中的取舍
世界经济总体上被大大小小的跨国集团所垄断,这些资本寡头如同大小星系一般构成人类的经济宇宙,这就是所谓的“国际资本”。这一势力的大本营在西方世界,但一直在向外扩张,尤其是冷战后膨胀得更加强劲剧烈。乌克兰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人们往往都瞩目于北约在乌克兰的扩张,好像这就是西方的战略扩张一般,其实这只是表面想象,更深刻更实质的扩张是西方资本在乌克兰攻城略地的邢佳栋,各方面的材料显示,这种所谓国际资本基本上已经统治控制了乌克兰。
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第三国家也是国际资本扩张的对象,冷战结束以来资本寡头以空前的力度在这些国家拓展开发,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经济侵略,任何阻遏妨碍他们实施这样侵略的国家与行为,都一概要成为他们必须铲除的敌人与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