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资本在中国塑造多少新的社会关系
新兴资本及相关势力在当今中国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对其地位与作用等问题的研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热门话题。笔者以为,要深入探讨这个课题,就不能不剖析资本发展壮大给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来带来的各种改变,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观察社会面貌的重塑与再造,才能以更真实的场景来展示资本的功能、地位与作用。
首先,资本成功地塑造了新的社会关系
资本以其特有的改造功能与变革作用,使中国社会变得空前复杂多样,以至于一个时期有专家学者们高度瞩目并评价这种所谓的“多元化”,还名之曰一个复杂多元的中国。中国是不是真的达成多元化,这还很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资本在中国塑造出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其中比较突出的是如下几个:
一是新的政商关系
共和国建政以来,中国的政商关系走过了几个历史时期,发展到现如今总体上类似于战略上的合作伙伴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的“政”与“商”之间首先在战略上的合作,“商”离不开“政”的支持,需要其提供相应的政治庇护,而“政”则企盼“商”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发展活力与动力,这是战略大势。在日常表现中,“政”与“商”则是密切的伙伴,彼此在各个层面都有十分紧密的互动,按照正规的官方表达,就是要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当代中国的政商关系特色鲜明、意义非凡。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那种“一体两面”、高度融合的政商关系,今天中国的“商”表面上看无关乎“政”,独立于“政”之外而存在,但在实质上,“商”却是“政”最直接的服务对象,也是其最有效的依靠力量。因此,从“政”的角度来衡量,若拷问干群关系、政商关系哪个更重要的话,那么,从传统的政治哲学和理论逻辑出发,当然是前者重要,但如果从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出发,则无疑是后者更重要,现实的摆位往往都是这样。
二是新的劳资关系
资本在中国发展壮大,还塑造出新兴资本势力与广大雇佣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劳资关系。现在,中国的社会各类劳动者接受资本雇佣的数量已达到惊人的规模,已经成为最广大的社会阶层,对比于公有制度的状态,这些被私人资本所雇佣者,其政治身份与经济地位无论理论逻辑还是实际情况,都发生了根本性、颠覆性的变化,由此塑造了当代中国新的劳资关系。
这样一种新型的劳资关系目前还只是处于其初始与起步阶段,还在生长的过程中,其社会功能与政治作用还没有发挥展现,未来这一关系将怎样开花、结果,会不会再次演绎一番中外历史上劳资关系曾经有过的路径,目前还难以做出相应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