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 吴谢宇弑母案:扭曲的人格、扭曲的教育、扭曲的社会关系
昨天,看到吴谢宇弑母案二审开庭的消息,事件从2016年曝光至今,一直萦绕在笔者心头。
-1-
此前根据媒体的报道,吴谢宇的母亲谢天琴是福州的一名中学教师,是农村“逆袭”成功、实现阶层上升的知识分子,而且是当时村里唯一一位上大学的人;吴谢宇的父亲吴志坚也是高材生,经历、状况与谢天琴有相似之处。因为是独生子,身为高材生、实现阶层上升的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更上一层,所以他们一家人对这个唯一的儿子给予厚望,大力培养,吴谢宇从小就成绩优异。
16岁的时候,吴父罹患肝癌去世,吴谢宇成了谢天琴唯一的寄托,在她的严厉监督下,吴谢宇终于在2012年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录取,大学期间成绩也一直都名列前茅。然而,即便在吴父病重垂危的时候,吴母也以不能影响学习为由,不让吴谢宇过多关心父亲。
吴谢宇的大学室友讲了一个细节,吴谢宇每天都会跟妈妈通至少一个电话,不仅他要向母亲汇报自己考了多少分,考得如何,他的学习如何,而且事无巨细的向妈妈汇报他是怎么花钱的。
旁观者很容易看出这样的母子关系是扭曲的,网络上有很多心理学的分析,将这样的亲子关系称为“共生绞杀”,笔者认为有一定的道理,在这样的扭曲关系里,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都很难形成健全的独立人格。
另一方面,在一切以“学习为重”的家庭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吴谢宇,也只能是对周围事物、对社会极端冷漠的精致利己主义者;即便学校的集体生活会参与塑造吴谢宇的社会人格,例如他在监狱里也会帮助他人,还会鼓励情绪低落的同监室人员,但是在一个整体冷漠自私的市场社会,这样一种人格很难占据主导地位。
终于在2015年,谢天琴有一次偶然跟吴谢宇谈起父亲去世时的场景、伤心感叹生活没意思,又有一次谈起了偶像张国荣自杀的场景,据吴谢宇供述他认为这是母亲在暗示不想活了。于是,吴谢宇就开始网购作案工具,最终残忍地杀害了母亲,然后通过塑料膜、活性炭、除味剂将母亲的尸体藏在了家中。
杀害母亲之后,吴谢宇模仿母亲的字体给母亲任教的学校写了辞职信,以出国学习为由从亲戚那里借款140多万,然后去赌博、嫖娼很快将钱败光。由此可见,二十余年的教育教给吴谢宇是什么?——只有压抑之后的极端放纵。
其后,他通过网购的多张身份证潜藏国内,白天在教培机构上班,晚上在夜店当男模,直到弑母的罪行败露……
这是吴谢宇母亲的悲剧,也是北大高材生吴谢宇本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