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对中日关系的思考
李旭之:对中日关系的思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八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那场战争结束七十年发表了讲话。中国国内上下,向来都很重视日本首相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态度,有歉意则喜,无则恼怒,夹于其中的情感,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体味。
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伤害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说最大,一是侵犯的国土面积最大,是对中国全局性的侵略,二是在侵略中,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是血债最多的,而日本战后对侵华的态度却比较模糊,反省不深刻,这就注定了今天中国人很在意日本政要对侵华的态度。
近代中国,英国为了开辟封建社会中国的最后一块资本市场,用摧残人的毒药鸦片用作贸易商品,撬开了中国社会的一丝缝隙,但是林则徐的虎门硝烟触动了帝国主义利益的痛处,随后英国为了保住对中国的鸦片贸易,向中国开战。从这次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厄运就开始了,之后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加入了一个法国殖民者。西方列强先后在中国大地上杀人放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列强有英、法、俄、德、意、奥(奥匈帝国)、美、荷、葡、西等国。各列国争相在中国躯体上疯咬撕扯,疯狂攫取利益,中国人民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大清国遇到了灾星”,“中华民族遇到了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日益滑向深渊的路上,东边的日本一下子崛起了,加入到了侵华列国队伍之中,来的更加凶狠猛烈,一场甲午战争彻底埋葬了大清国的北洋水师。输得惨败的中国人,仅存的最后一点民族尊严,被取胜的日本无情地扯下,荡然无存。正是从输给日本开始,中国人才开始了想着改变自己,发奋图强。
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在骨子里并不以输给西方列强为耻辱,认为西方列强船坚炮利,从政治到军事再到人种,中国人认为都不及西方,输了不觉得是丢人的事,是“技不如人”“人不如人”。而输给曾经是“小日本儿”的“学生”倭国,却是着实没了面子,也输了“里子”。
日本从甲午战争中从大清国抢到了丰厚的战利品,又从后来爆发的日俄战争中膨胀了东方人打败西方人的野心,携着这两大战利品,日本的欲望越来越大,欲图从西方列强手中抢夺殖民地,重新分配世界,争霸亚洲。日本为实现野心的第一步目标,中国就成了作为首当其冲的第一个受难者。大规模、全局性的侵华战争打响了。中国在经历了改朝换代的动荡之后,并没有实现民国美梦,反而连年军阀混战,民更不聊生,趁此乱局,日本狠狠地在中国身体下起了刀子。灾难中往往孕育着新生,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没有一个叫做毛泽东的共产党领袖的出现,也许日本侵华就会有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当时很多中国人在最绝望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做第二个大清国臣民梦,汪伪政权就是典型。但是天不亡中国,一个伟大的领袖人物从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如太阳一样升了起来,在他的领导(思想领导)下,经过八年极度艰苦的抗日战争,中国人赶跑了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也从抗日战争中壮大,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这个如太阳一般的领袖人物已经光耀神州了。他就是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