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参与突发传染病救治:晚到17年的呼吁
非典当中,中医药一战成名。国家本应以此为契机,反思80年代以来边缘化中医药的做法,迅速把中医药纳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然而非典过后,中医总体依旧靠边站,只是到了这次疫情爆发,又才有“将中医药纳入公共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的政策呼声。这样的呼吁,起码迟到了17年。
尽管国家层面未引起足够重视,但由于中医药在基层、在非典中的突出表现,这次疫情爆发,各地迅速启用中医药参与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广东省、浙江省、南阳市,以及武汉的武昌区最为突出,非常值得借鉴。
·广东——中医药参与最有效、最充分
广东省确诊人数是全国第二名。
1月19日,首例新冠肺炎患者确诊,20日就及时介入中医治疗。1月23日广东省第一时间启动了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建立全面防控体系,同时迅速成立中医药防控专家组。
1月24日就出台广东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治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并全面落实中西医联合会诊制度。
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在临床使用中率先推出,应对此次疫情的“肺炎1号方”,由于此方的推广,在重型、危重型发生率、ICU收治率等方面,广州明显低于全国以及广东省平均水平。
截至2月22日24时,在广东省1342例确诊病例中,中医药参与治疗率达到93.67%,其中治愈出院654例,症状改善510例,有效率达到92.6%。
抗击非典,2003年1月份就用上了中药,在17年后,中医药再次走上广东抗击疫情的“主战场”。这次新冠肺炎的治疗,就吸取了非典的经验。非典之后,开研讨会,做专项研究,对中医药的重视度很高。
广东人喜欢煲汤放中药,凉茶也用中药,还有各种药膳,对中医很有感情,愿意有病找中医,中医门诊量最高的就是广东。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官方网站就非常有中医文化气息。
点评:17年前的非典,中医药就及早介入,疫情结束后总结经验。之后的多次呼吸道传染疾病中,比如说H7N9、H1N1、流感等等,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治疗方剂。在流感季,宣传中医专家拟定防治方,平时就注重呼吸道传染病的“大锅药”。广东有着浓郁的传统中医文化,大家对中医的认可度很高,让中医生活化,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深入人心,真正做到预防大于治疗。
抗击新冠肺炎战“疫”,中医药参与治疗上,广东省是最有效,最充分的省份。
·浙江——中医药参与又早、又快
1月20日,启动中医药介入防治新冠肺炎,推出第一版新冠肺炎中药防治方案,之后又调整了四版,中西医协同治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