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情何以堪,张伯礼院士把胆留在了武汉

2020-04-01 9170 2
作者: 沈文朋 来源: 草根网

  国家抗疫专家组成员张伯礼院士在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因犯胆囊炎而切除了胆囊。又接着战斗。

  不知我们的读者看了上面的消息,是一种什么感想。

  我的感想,对于一个72岁的老人,还奋不顾身地扑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场上,不顾个人安危,他的精神令人敬佩,值学习。这场战役之所以能胜利,首先有党中央的英明领导,同时也是众多的医务人员的付出甚至于生命的代价。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人民永远会记住这些抗疫英雄。

  我这里主要想从中医技术角度谈谈张伯礼院士把胆留在了武汉这事。

  从中医角度来看,胆囊炎,真的有必要切除吗?

  胆囊炎临床表现多样,以右胁胀痛、口苦、善太息、多伴有胃脘胀痛、嗳气等为主,中医称之胆胀病。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的《灵柩?胀论》中就有记载“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

  胆囊炎乃西医的概念,胆囊炎属于中医胁痛的范畴。中医在临床上以气滞血瘀型、肝胆湿热型、毒热内蕴、肝郁脾虚型、肝阴亏虚型等证型。此病根据患者情绪障碍,心理因素、体质的强弱、病机的虚实,阴阳的区别以及临床表现的不同,辨政施治,只要对证下药,效如桴鼓。快则三两剂药可治愈。我用纯中药就治愈过很多急慢性胆囊炎疾病,甚至于用一味中药治愈的。

  总之,对于真正有中医思维的中医,用纯中药治疗胆囊炎,是雕虫小技。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一个中医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前院长为什么不用纯中药治疗胆囊炎,而要把胆留丰武汉。

  胆囊是人体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胆囊切除术后容易出现胆囊术后综合征,比如说腹胀,消化不良这些术前的症状可能依旧存在,还有就是容易出现胆囊或者是胆管痉挛收缩引起右上腹间断疼痛导致消化不良,还有可能引起反流性胃炎。

  难道明常识,这些严重危害。作为一个医学院士真的不懂吗?有的人可能说,西医切除快。但是,我治的胆囊炎病人的疗效应该远远快于西医切除,而且还没后遗症。

  如果一个中医药大学的校长、中医院士,连如此简单的胆囊炎都不懂或不敢用中医药治疗,或者没有信心用中医药治愈,那如何领导一个中医药大学如何搞中医药教育?

  我不知道学院派的中医如何看这事,我觉得院士把胆留在了武汉是对中医的侮辱。

  但是,网上查查张伯礼的简介,人家可是贡献突出,成绩卓著的大专家呢。下面是拷贝下来的。

  (张伯礼院士)

  成果荣誉

  多年来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20余项,授权专利20余项,发表论文200余篇,主编专著10余部。培养出站博士后、毕业博、硕士研究生120余名。2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荣誉,1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荣誉。

查看余下5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西医化的所谓中医院士,看了其一篇讲话,十分赞扬中医引进了大型医疗设备而骄傲,一下子对其印象就完了。自古以来中医就以简单诊断方式精准的病因查明,这才是中医的优势。那些只会在仪器下判断病因的西式中医不知算不算中医?冒名顶替?就说胆囊结石,我前几年闹过一次,本身很容易得出结论的病让我各种设备检查一个遍,迅速的花了几千元检查费,  最后说要三万元接受什么微创手术,因经济原因我没做这手术,网上查了查有个“苹果汁排石法”花了不到四百元买了一套排石套餐喝了六天顺利排了一大堆结石,至今几年了没有任何后遗症。不知这位院士是不是真中医?
0条回复
还院士呢,可悲,有限。局限于西医境界。为什么不用中医治?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