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看现在的中医科研,是如何做中医掘墓人的!


  本号前两篇文章探讨了中医医院、中医学校的西化问题,今天继续探讨中医科研的西化问题。

  或许你会问,中医科研和我们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关系太大了。医学科研虽然不如医院那样贴近治疗,但医学研究是医学的最前沿,代表着医学的方向,关系着医院、临床的治疗效果,关系着无数中医专家、学生、大夫的学业和职称考评,是整个中医事业的重要指挥棒。就像两弹一星的研究,虽然不如研究汽车、手机那样贴近生活,然而却更加关系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

  中医科研也是如此。一项有益的重大发现,会极大促进某种疾病的治疗。

  介绍中医科研,我们不能从自媒体上随便找个材料,就据此胡乱评说一通。最好的办法,是找到真正反应中医科研实际情况的材料,那就是相关的学术论文。我在中国知网上对比了十几篇文献,挑选了比较契合大众、能说明问题的一篇。通过它,作为普通人就足够了解中医科研的情况了。

  这篇论文发表在《医学与哲学》杂志2019年7月期,题目叫做《中医科研的思路与方法探讨》。文章作者査询并选取201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科学部中的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西医项目中各10例,做出横向对比。

  通读这篇文献,读者和作者都得到一个清晰的结论:现在的中医科研,正在做中医的掘墓人!

  图片1:西医项目

  图片2:中西医结合项目

  图片3:中医项目

  作为普通人,一眼扫过三张图片的标题,都能感觉到三个领域研究的问题差别不大。事实上,这也是作者的结论。原来,现在的中医科研长这个样子!

  作者分析道:目前主流的中医科研,其研究内容要么证明中医(药)及针灸理论的“科学性”,要么探讨中药及方剂的作用机制。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大分子与细胞信号传导通路成了研究的热点,诸如“基于X×通路探讨XX中药单体/方剂/针刺对X×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就成了当下中医药科研的热门内容。

  这类研究的设计思路完全违背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理念,研究得出的结果如果能证明某方是有效的,则否定了中医的辨证论治的合理性。

  这样做中医科研的实质,是以西律中,就是用西医的研究方法来解释、验证、改造中医。这种“削足适履”的科研,使中医在“现代化”、“科学化”中逐渐失去了自己的优势特色和理论体系。这与初始的发展与提高中医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浪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其结果除了收获大量的“垃圾文献和数据”之外,除了评职称有用之外,对患者没有多大作用。

查看余下4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3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3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