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 张瑾:充分发挥我国中医药独特优势 加快构建中西医并重的医药卫生体制
新冠疫情爆发后,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一指挥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医护人员冲锋在前,经过艰苦努力,防控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中国向世界展现出负责任大国、有能力大国、有凝聚力大国的崭新风范,用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实践为世界防疫树立了新的标杆。此次抗击疫情是一次大考,也是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大机遇,更是我们重新认识中国自己的文化和经过几千年形成的中医药宝藏的一场演练。其中最值得我们反思和痛下决心的是,必须加快构建充分发挥中国独特优势的中西医并举、并重、并跑的医药卫生新体制,用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治疗效果,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在这次与时间赛跑,与病毒抗争的人民战争的总体战、阻击战中,中医药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效果
去岁年末与今年年初,中国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交出了令人振奋的答卷,抗疫形势快速好转,治愈率大幅提高,轻症转重症大幅降低,已经在国内控制了疫情,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救治行动,也是中医药参与程度最深、人数最多的实战演练。中医药通过多种方式深入全面参与疫情防控,立下汗马功劳,中医药全过程、全方位参与程度越高,患者的治愈率越高,这是祖国医学抗击瘟疫的再次“亮剑”。
疫情发生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派出由张伯礼、黄璐琦、仝小林三位院士领衔的专家团队前往武汉指导临床救治,组织了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多个省份的中医药精锐力量,国家中医医疗队共派出五批757人支援武汉,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00多家中医医院共派出4900余名医务人员支援湖北,【1】进驻武汉金银潭医院、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结合医院、接管江夏方舱医院,选派高级别专家团队赴武汉边临床救治、边观察总结,从中医角度认识疾病、诊治疾病。中医药院士、国医大师建言献策,论证研究,形成治疗方案,并纳入第三、四、五、六、七版国家诊疗方案,指导全国中医药救治工作。组建10个中医药巡诊专家组,对轻症恢复期患者进行巡诊,组建12个国家级中西医结合的重症专家组巡回指导,制定针对性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占比92.41%以上。【2】河南、甘肃、广东、浙江、上海等省市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总有效率90%以上,结果鼓舞人心。
中医药全程参与,使救治关口前移,有效防止了轻症向重症转化,这是抗击疫情中取得成效的重要路径。评价中医在新冠肺炎治疗中是否有效,抓住两个核心指标,一是病人痊愈的时间是否缩短。新冠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10天左右就会痊愈,但是通过中药干预,可以缩短至5、6天痊愈;【3】二是把病程截断,不使轻症转为重症。由国家中医医疗队全面接管的武汉江夏方舱医院中近567名轻症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重症转化率为0,另一方舱医院收治330例,无中药治疗,32例转重症,西医治疗重症转化率为3.7%。【4】科技部启动基于临床实际救治的应急科技攻关项目《中西医结合防治新冠肺炎的临床研究》,论证了中医对轻症和重症的疗效。张伯礼院士、刘清泉教授团队102例临床对照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轻症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缩短2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缩短1.7天,平均住院天数缩短2.2天,CT影像好转率提高22%,临床治愈率提高33%,轻症转重症比率降 低27.4%,淋巴细胞提高70%。黄璐琦院士团队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住院天数、核酸转阴时间平均缩短2天以上,血氧饱和度明显提升,脱离吸氧时间缩短,淋巴细胞百分数、乳酸脱氢酶等理化指标明显改善。【5】仝小林指出,在这次救治患者中,“清肺排毒汤”总有效率达到97.78%,使用的患者无一例由轻症转为重症或者危重症。【6】截至3月13日,10个省份1261例新冠肺炎患者服用“清肺排毒汤”后,1102例得以治愈、29例症状消失、71例症状改善。其中,在40例重症患者服用后,已有28例出院,12例在院治疗,10例症状好转,由重转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