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是没有临床经验的老师在教中医课!”这个提案戳到了要害


  这次新冠疫情,中医药交上的满意答卷,让中医药成为耀眼的明星,也让大家给予中医药前所未有的关注。正值两会期间,更多的中医人带着自己的思考,为中医的发展建言献策。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决定了中医药能否更好的服务于人民健康,能否成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者。庹勤慧代表的提案,引发我们的思考。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庹勤慧提出加强中医药高校师资建设迫在眉睫,这是一条关于教育的提案。社会上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医院校毕业的学生不会看病,这不得不说与目前的中医药院校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中医药教师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传播者,也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

  全国人大代表、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庹勤慧

  明师出高徒,而庹勤慧一针见血的指出高校现状,目前中医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这直接影响中医学子的培养。两年前,广西中医药大学校长唐农代表也提出过,中医当务之急是中医师资队伍问题。庹勤慧接受采访时,谈到现状:“而现在,学校中医基础课教师往往是年轻教师,有的从不上临床,有的偶尔接触,基本谈不上什么像样的临床经验。具备深厚中医基本功底和传统文化素养的师资,可以讲是少之又少。”

  就在上世纪80年代前,中医课程分成基础理论课和临床实用课,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的资深教师上基础理论课,他们学术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医药两擅,上起课来既生动又有底气,深深地感染着学生,基础课学好了,自信有了,自觉也有了,后面上好临床课就有了保障。

  现在60岁左右的老师非常有幸在学生时代能听到很多五六十年代的大家讲课,当时的那些老先生们严谨治学的态度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中医学子。

  教过笔者的老师,就曾讲过他上学时的经历,每天晚上8点,他老师的办公室准时亮灯学习古籍,学生们就在图书馆自习,这个画面想想都很美,可是现在能有多少人甘愿做冷板凳。因为教课的老师临床经验很丰富,学生们有身体问题,老师利用课间开个方子就解决了,这能大大增强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积极性。

  现在基础理论课和中医经典课,有很多老师只是讲课,没有上过临床,讲课也基本就是照本宣科,这样讲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学生本身就缺乏中医素养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医基础也相对晦涩难懂,又没有切身体会,导致学生听课往往昏昏欲睡。基础部分不牢固,到了临床课听起来就更像坐飞机,后面的实践效果就可想而知。

  给笔者上临床课的一位老师谈到《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时,告诉我们:虽然自己临床十几年,但是《中医基础理论》每次看每次有收获,它是能指导临床的,建议我们不要学完就放一边了。现在还能遇到这样的老师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查看余下4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支持作者,始种关注中医事业的发展。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