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春,不在美国造原子弹来延安养牛,只为信仰!
十年前的6月8日,在北京沙河的一个养牛场里,一位美国老人走完了传奇的一生,她叫寒春。
传奇在于她的经历:曼哈顿计划的极少数的女科学家之一、不远万里冲破重重关隘来到了ge命的圣地延安、研究方向180度大转折——奶牛的育种、取得中国绿卡第一人、支持查韦斯抨击新世纪的美帝国主义。
传奇在于她的信仰:出身美国的白人富裕家庭,但关注穷人;高精尖的科学家,但更关心科学为谁服务;中国绿卡第一人,但更愿意说自己是工人阶ji无国界,为全世界的工人阶ji战斗。
曼哈顿计划,影响了世界发展进程的最尖端项目之一。加入其中,相信寒春在这两方面经过了考核:第一,绝对的政zhi上可信任,对美国和美国的利益绝对的忠诚,首先经过这点的考核才能加入这样最神秘的攻坚计划;第二,技术上一定是当时顶尖的科研人员,掌握了最新最尖端的科研技术,可以为计划的实现做出贡献。
寒春无疑在当时具备了上述两点,成为了美国政府认可并信赖的自己人。当美国把代号胖子的原子弹投向日本时,寒春震惊了!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以毁灭人类,技术必须思考为谁所用、为谁服务的问题。
远在大洋彼岸的延安,给了思索中的寒春一丝光明。一本书《西行漫记》,一个人:寒丁,就这样改变了一个世界伟大女科学家的人生道路。
但从美国到延安,路途的艰险不用说,我们都可以想到需要历经多少坎坷与风险。
在延安,没有曼哈顿一样高大上的神秘计划,有的只是人人平等之下的为ge命事业发光发热。年轻的寒春在这一片崭新的世界中,开启了更加传奇的人生经历。
在新中国的建设岁月里,当原子弹在罗布泊横空出世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专门派出杨振宁来到大陆,打听他们当初曼哈顿计划的那个女科学家是不是参与了中国的两弹一星计划。
杨振宁听到邓稼先斩钉截铁的肯定答复:中国的两弹一星没有外国友人的参与。杨振宁不敢相信,美国政府也不愿相信,此时的寒春正在中国西北的某个农场专心地研究奶牛育种技术。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心甘情愿的在新中国农村一干就是几十年?
在2004年的某个清晨,我们慕名来到了北京沙河的这个奶牛场,一排砖瓦房,热情的陈场长在门口迎接我们,你们是来看老专家的吧,欢迎欢迎!
那天寒春老人精神不错,在她的办公桌前开始了和我们这群年轻人的对话。
谈话还未开始,但她的办公桌深深地打动了我,两排红砖,一张木板,搭成了中国最简单、也最高尚的办公桌。从小生长在农村的我也被这样的布置震撼,已经是21世纪的中国,还有人保持这么朴素的工作作风,而且是一位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专家。没有亲眼所见之前当传说听,亲眼所见之后只能用传奇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