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依旧反感《八佰》
很多读者都和我讲,不要抹杀国军抗战的功绩。
事实上,我们从来都不想抹杀国军抗战的功绩,他们都是反抗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先烈,我们对国军将士非常尊重。
但是,我们应当反对借着“还原历史”的名义,无中生有,捏造史实,用单纯的“国民党抗战”诠释抗战的全貌,把一个抗战中的悲剧、“表演战”,神话成一个不可或缺的“大场面、大转折”,这才是对国军将士的不尊重。
电影开篇第一句话:“他们在保护我们”。
这就是一句谎言,四行仓库之战,根本不是在保护上海市民,也不是在“断后”,而是在淞沪会战惨败之后,蒋介石派一支被放弃的部队,在英国人的租界里,打了一场给欧美列强卖惨的“表演战”,试图让西方人同情,希望得到国际调停与援助。
其实整个淞沪会战,都贯穿着这样的理由,蒋介石从未下决心与日寇真正决裂,而是一次次希望西方列强可以调停,可以和日军谈判,他把一支支国军部队派上前线,却不给任何战略部署,指挥呆板,用这些大好男儿的血肉之躯,接受日军的舰炮轰炸。甚至在前线准备进攻的时候,蒋介石又首鼠两端,命令部队暂停进攻,再次等待调停,以至于贻误战机,祸害全军......要知道,1937年,当日寇肆虐淞沪、国军将士血染疆土的时候,蒋介石政府甚至都没有对日本宣战,直到四年之后的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他才跟在英美的后面宣战。
《八佰》夹带的私货,和那年诺兰的《敦刻尔克》有异曲同工之妙。
就在上周,我写过一篇《为什么要抵制八佰》的文章,被某公司投诉了,今天,《八佰》,有人说拍得好,但我依旧要抵制,大家可以看,但我不会说它一句好话。
在《八佰》电影中, 把四行仓库战斗渲染成了一场波澜装阔、以寡敌众、日军全力进攻,炮火不断,八百勇士用血肉之躯阻挡敌军,保护上海人民,以至于双方血流成河的“血战”。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的场面。
四行仓库根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斗,日军也根本没有强攻,根本没有使用重炮,进攻四行仓库的不是日本帝国陆军,而是海军陆战队,双方也没有大规模伤亡,日军仅仅死了1人,这就是一场4天的围困战、“表演战”。
当时的日军主力在做什么?在全力进攻苏州河南岸,日军投入105毫米加农炮,120毫米榴弹炮,150毫米榴弹炮,240毫米重型榴弹炮。主攻师团为第3师团,第9师团。这才是惨烈的战斗,光日军第3师团第34联队在这次渡河作战中就战死285人,重伤538人。第九师团整个渡河作战中伤亡达2804人。税警总团在苏州河的刘家宅与日军第九师团和第三师团展开血战,在苏州河战斗中第五团团长丘之纪上校战死,刚刚升任第2支队司令官的孙立人重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