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90后,已经开始读《毛选》了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开始读毛选了。
地铁上,餐厅里,经常能看到年轻人捧着一本毛选在读。
因为最近几年世界变化得太快了,无论是我们的生活还是世界,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都有很多问题,很容易陷入困惑,我们很想从教员身上找到答案。
的确,在中国近现代史里,只要教员一出场,就会给人一种“这下稳了”的感觉,只要你跟着他走,就能无往不胜。
在大伙儿眼里,他是一个无比坚定的人,既有理想主义者的浪漫情怀,又能用强大的执行力实践出来。
但教员也不是生来就如此的,作为上上个世纪的“90后”,在青少年时期,他也曾和我们每一位年轻人一样,有过迷茫,有过困惑,对自己的前途,对国家的命运都有过疑问,也发表过稚嫩的言论,也曾相信过错误的理论。
1
1910年,有一个当时的90后年轻人在名为《救国图存论》的文章里这么写道:
“立宪之国家,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拥戴;
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法令为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
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
这是教员在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的时候写的作文。
这个时候,青年毛泽东离开乡村没多久,刚从表兄送他的《新民丛报》里面,接触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
在此之前,他就是因为读了一本叫做《列强瓜分中国之危险》的小册子,为国家的前途感到忧心忡忡,所以不愿当井底之蛙,才毅然离开家乡出来求学的。
所以一接触到梁启超的思想,他就马上觉得自己“找到了一条救中国的路”,把文风犀利的梁启超当成了自己的爱豆。
当时他的思想还没有成型,所以很容易一接触到新奇的思想,就马上全盘接受。
康梁主张效法日本,说只有学日本才能变富强,教员也就跟着爱豆粉上了日本。
当时学校里有一个日本老师,同学们都不喜欢那个老师,但他很尊敬那个老师,那个老师教他唱一首歌,他记了很久。
“‘麻雀歌唱,夜莺跳舞,春天绿色田野多可爱;石榴花红,杨柳叶绿,展现一幅新图画。’当时,这首歌是赞颂日本战胜俄国的,我却从这歌中感到了日本的骄傲和美好,我企盼我的祖国,也能像日本一样变得强大。那时的我还没想到,日本会像今天这样野蛮。”
一年后,教员去省城的中学去读书时,又看到了《民力报》,恰好报纸当时在报道黄兴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故事,他马上又认识了黄兴和孙中山。
在康梁的理论里,皇帝总是好的,坏人都是臣子而已。
既要怀念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也不能忘记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既要怀念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也不能忘记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