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被枪杀的悲剧,是如何酿成的?
一场突然爆发的连环枪杀案,令中国网民高度关注,因为这位受害的中国留学生本该有着非常灿烂的人生,却遭遇飞来横祸。一场悲剧,令当年很多的同学在中国社交网络上回忆起他曾经的片段。
很多人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两个看上去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会在芝加哥这里发生交汇?
01
今年晚些时候,如果他提交完博士论文,本可以开始人生的新篇章。
他一直希望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完博士后,回到北大当一名年轻的老师,教书育人。
无论是他的同学还是老师,对他的形容都是“聪明”“愿意帮助别人”“极具天赋”“超厉害”。以这些外部的评价,做一个拼图,基本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的轮廓:他从中学开始就是一名学霸,而且还待人宽厚热情。
他叫范轶然。这位在芝加哥大学就读的30岁中国留学生,在当地时间1月9日下午1点50分左右,不幸被一名32岁非洲裔枪手南丁格尔(Jason Nightengale)开枪射杀。就在他马上闪烁自己光芒的时候,生命却这么无辜地逝去了。
在3死4伤这7名受害者中,他是其中之一。那位32岁的枪手,则已被警方击毙。
这一令人惊愕的消息传来后,中国社交媒体上,不少范轶然的同学对他遭遇不幸感到难以置信,同时也通过对他的片段式回忆,表达着怀念之情。
从社交媒体上披露的信息来看,范轶然的求学经历有他的思考。
他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考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2012年从北大金融系毕业。2013年至2014年,他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获得了硕士学位。
2014年至2015年,他来到研究经济学的世界知名学府,芝加哥大学攻读了硕士。为他在这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
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是众多芝加哥学派中最著名的学派之一,产生了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成员主要是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包括米尔顿·弗里德曼、乔治·斯蒂格勒等等。
截至到目前,世界共有71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此中26位是芝加哥大大学友或老师,因此在经济学界流传这样一个有趣的段子:如果让芝加哥大学独立计算,它将仅次于美国,成为全世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第二大主体。
范轶然201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开始读博士。他的努力和优异成绩在这里,也给许多芝大的教授和同学留下深刻影响。
一位芝加哥大学的老师在社交媒体上说,范轶然是该校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今年秋天刚刚与他讨论过他的研究。2018年范轶然以考试最高分的成绩,获得了学院的Lee Prize 奖励殊荣。这位老师说,范轶然遭遇枪击的地方,距离他住的地方只有三个街区。
文凭多了骨气,历史上有哪个卖国贼不是顶尖的高级知识分子?
文凭多了骨气,历史上有哪个卖国贼不是顶尖的高级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