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弹核害又是日本人第一,美国拒不道歉理由令人喷饭!
文 | SME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SME科技故事”(ID:SMELab),原文首发于2021年1月15日,原文标题《日本遭受美国第三次核袭击,引千万人实名反核,怪兽哥拉斯因此诞生》,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日本与核总是很有缘。
从二战末期的两声巨响,到21世纪被疯狂批判的福岛核电站事故。
诚然,历史上日本核事件,不少源自自身的过失,但也仍有些不为人知的事件。
其中的一次事件直接引起了日本人民大规模的反核反美运动。
被日本民众称作继广岛长崎之后的第三次“核害”。
更为传奇的是,日本导演圆谷英二从此事件中得到灵感,创造了经典的哥斯拉形象。
然而,整个事件中的许多细节信息都被政府有意隐瞒,连受害者们自己都不知道情况有多严重。
整整50年后,人们才有机会从解禁的资料中重新窥探事件的全貌。 …
1945年7月15日,曼哈顿计划的第一颗原子弹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沙漠中试爆成功。
不久后又在太平洋的比基尼环礁再次试爆,轰动全球。
今天我们所说的比基尼泳装,就是在那时候为了蹭原子弹的热点,才取了一个如此爆炸的名字。
短短不到一个月时间,原子弹刚公开露面就被送到了日本,让平民们经历了地狱般的折磨。
时隔不到10年,美国人又想出了新点子,用链式核裂变引发核聚变的原理设计出了新型核弹。
起初的氢弹因为使用液态的氘,在运输过程中必须严格保证冷却,几乎没有实用价值。
反倒被苏联人给抢先造出了采用氘化锂的实用化氢弹。
1954年,美国终于拿出了自己的第一颗实用型氢弹,试验地还是当年的比基尼岛。
不过这一次有些不太一样,氢弹和纯裂变的原子弹之间的差距远不止一星半点。
此前的原子弹威力已经超出了人类想象,威力能达到几万至几十万吨TNT爆炸的当量。
而仅有的几次氢弹试验都轻易地达到了这个威力。
除此之外,氢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相当严重。
因此在试爆之前,划定一个危险禁区就显得很有必要。
不仅仅是为了防止误伤,更重要的是可以阻挡敌国的情报搜集。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枚代号“喝彩城堡”的威力估算上。
由于资料稀少,没有可靠的计算方法,只能是由科学家们讨论着估算。
最终,“喝彩城堡”的预计当量被定为600万吨,清场工作也随之展开。
此时,一艘日本渔船第五福龙丸号从日本静冈县的烧津港驶出。
经过一周多的航行,终于来到了比基尼环礁东北的海域捕捞金枪鱼。
与此相近,东京核电站事故后污染海水影响我国,其受污染海产品更是危险食品,我国所采取的对应行动显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