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河南春晚“抄袭”自己,央视还要脸吗
大家好,我是拆台。
今天这篇文章,我犹豫了挺久,到最后还是决定写写。
毕竟,了解央视的人都清楚,这帮人虽然干啥啥不行,但记仇第一名。
先来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吧。
据@凤凰网娱乐 消息:
2月20日晚,央视文艺借@春晚 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感谢各界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文艺节目的关心和鼓励。我们注意到近期地方台有关节目与我们几年前播出的节目“撞脸”等情况。我们愿意重申,鼓励文艺节目在借鉴交流中创新。当然,这与抄袭模仿行为是有本质区别的。”
不仅如此,央视文艺还特此声明道,“央视文艺播出的节目(包括舞台布景等)均受版权等保护”。
讲真,就央视文艺这话里话外的意思,我想没人会不清楚——不就是“不好意思”直接点名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撞脸”他们吗?
一样?反正我看不出来
但我挺好奇的,既然都“芳草天”的打算碰瓷了,遮遮掩掩的干嘛?
毕竟,就你说的那些东西,大家又不是不懂。
说句实话,我挺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芳草天”。
我们都知道,近几年来,每年的央视春晚都是好评如潮。
像是今年,虽然大原则上不允许说春晚的不好,但春晚节目组还是非常谦虚地给出了“总体美誉度达96.17%”的成绩。
有零有整的,一看就是造假的行家。
咳咳,回到整体上来。
2月13日,就@中国新闻网 的溜须拍马文章——《春晚相声数量创近几年之最,你被“笑”到了吗?》,我发表看法说,“谢谢,有被笑到”。
然后被@午后狂睡 转发评论说,“今年相声挺好的啊,甄子丹跟吴京一捧一逗,学得有模有样的,别看是外行头一回上春晚,但是节目笑果相当棒”。
话里话外的意思,想必大家也都清楚,直白些说,春晚是越来越不好看了。
至于为什么还要保留,我想可能是惯性使然。
我看到有网友吐槽央视文艺的声明说,“这个节目无论舞蹈还是布景灵感,明明都是河南博物院的唐俑!舞蹈更就是郑州歌舞剧院参加荷花奖早就有的!国家宝藏节目组那么好,也没见央视春晚用他们啊,现在拿它出来踩地方台倒是想起来了?大裤衩一些人真就无耻不要脸!”
这话说的其实很赤裸,也很到位。
我在微博上“阴阳怪气”说,“央视总以为他们代表着主流舆论,但他们错了。他们的舆论谱系经常是逆主流舆论,有的时候甚至是反主流舆论”。
这其实揭示了他们为何总是被嘲讽的直接原因。
委实说,央视春晚不是没有过辉煌,他们也辉煌过。
第一届央视春晚
但为什么技术越来越好,大众却越来越不喜欢了呢?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