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公知过去三十年的“启蒙”真的失败了吗?
财新传媒常务副主编高昱在新浪微博贴出了他在2020年最后一天做的结语《2020年随感》:
这条内容在这两天里并不意外地引发了网友的群嘲。
观网马前卒在21日晚的睡前消息里“安慰”揶揄说,“过去30年的启蒙不仅没有失败,反而非常成功”。
马前卒的这个“揶揄”实在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味道。
高昱所谓的“启蒙”所指的是“人心”和“思想”层面,成功的标志当然是他们的听众和粉丝越来越多,以致于到他们想要“掀桌子”的时候,只要振臂一呼就能从者如云。美国金融海啸前后,他们其实已经接近于成功了;然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的过去十年,让高昱们作为“启蒙”标杆的灯塔国风光不再,这就是高昱所痛呼的“西方人的愚蠢反衬”。高昱们的听众和粉丝发现灯塔不亮了,于是到了现在便已大批地散去。
而马前卒所谓的“非常成功”,则是工业党们从“器物”层面得出的结论——媒体人所宣扬的西方的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基本实现。
在这一点上,马前卒跟高昱其实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分歧。
在高昱上个月另一则纪念沈昌文的微博中,总结他认为“启蒙失败”的原因中,已经表达了类似的意思——“我们过去三十年启蒙的失败,是因为太操切的实用主义了。”
也就是说,高昱和马前卒其实都看到了“器物”方面的变化,然而,为何他们又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呢?
有人说,高昱们的“启蒙”岂止30年,其实已经40年。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高昱为什么要说“30年”?30年前的1990年体制内老左派面对上一年的状况最后一搏,搞了几个月的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很快就戛然而止;1990年同时也是中国股市的开篇之年,其后就是南巡、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及国企改制、教育医疗住房产业化的开始。
在笔者看来,“器物”方面的变化最本质的还是经济基础、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的变化,而在这方面1990年也堪称一个转折点:
各种经济成分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
而近十几年来,随着工业比重的下降,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民营经济的比重进一步增加,按照2018年公布的说法,民营经济产值占比超过60%,容纳劳动力超过80%。
而浙江台州2018年发布了的数据更加“靓丽":
“在所有制结构变化上,我市从1979年公有制经济占比95.9%,发展至2018年,民营经济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5.7%,公有制经济比重持续缩减至4.2%,,外贸经济比重为0.1%,民营经济成为我市经济的主体。”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