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刚公布的这100页历史性报告,中国人也该细读!
刚刚,英国公布了冷战后外交和国防政策最大规模的一份评估报告,前言中自信满满地写上了这句话。
这份长达100页的文件概述了将使英国更加自信的“2030愿景”,即应对威胁的能力、创新能力和捍卫国内外价值观的信心。
它警告英国未来十年可能面临的威胁:定期的传染病暴发、极端天气事件,以及至少一次恐怖袭击……
报告还提到,要将英国核弹头总数的上限从180枚提高到260枚。
最受关注的还是报告关于对华政策的表述。
中国被定位为“竞争对手”,俄罗斯才是英国“头号威胁”。
这表明英国对华态度出现转圜了吗?“印太倾斜”战略的中国因素有多少?“全球英国”的野心能实现吗?
01
早在报告酝酿期间,如何定位对华关系就已成为焦点。
在首相约翰逊带着报告走进议会大厦的前一天,一些英媒已经根据提前获得的报告副本细细品读。其中,星期日泰晤士报的标题直击要点:“英国的新外交政策——俄罗斯是头号威胁”。
那中国呢?
报道进一步透露说,中国被定位为“主要竞争对手”。16日正式公布的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一个明显的信号是,俄中两国将被不同对待”。
为何被视为“最大威胁”的是俄罗斯而非中国?
有英媒立即发问。毕竟,过去这段时间英方对香港、新疆等中国内政问题的干涉,导致中英关系急剧恶化,也将伦敦推上西方反华一线。
星期日泰晤士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解释,说虽然英国认为中国试图“窃取知识产权”,在经济、安全等方面构成威胁,但都无法与2018年发生在英国境内的间谍毒杀事件相提并论。那起事件使俄罗斯被贴上了“随时准备在英国境内实施暗杀”的标签。
读罢报告的英国卫报记者说,报告中有关中国的措辞“极为谨慎”,这可能会让英国国内对华鹰派们失望。
事实上,对华强硬的英国政客已经第一时间表达不满。
保守党议员图根达特甚至警报英国政府,说中国威胁着英国及其盟国利益,而报告中所用的“竞争”一词,则是基于公平交往下发展的关系。他强调,当前情况显然并非如此。
英国一些媒体和智库也曾试图把关注点往中国身上引。
还是卫报。它在3月5日的报道中说,当时正在酝酿中的英国外交政策评估,将“聚焦”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
一家名为“英国外交政策小组”的智库2月发布一份调查报告,也试图为英国政府对华强硬提供“民意支撑”: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2%的受访者支持伦敦与中国加强经贸联系。同意中国参与英国的能源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这么多反华保守势力提前“吹风”,英国16日发布的评估报告还是做出“克制”和“平衡”的样子。
至少是为了它心心念的经济利益。
澳大利亚先驱晨报在今天稍早时候的文章中说,“英国一只眼盯着对华贸易,另一只眼提防中国威胁”。作者显然注意到,评估报告多次提到,英国仍然寻求来自中国的更多经贸合作甚至直接投资。
报告明确表示“中英两国都从双边贸易和投资中受益”,“我们将继续追求积极的经济关系”……
但这些合作表态,后面基本都跟着“但是”的转折,指向抗衡中国。
一位英国问题学者说,这才是报告的真正台词,也是约翰逊政府当前的对华基调,并不友好。
报告着重提到,英国需要提升“应对中国系统性挑战”的能力。它所定义的所谓“中国挑战”,涵盖安全、经济繁荣以及价值观等方方面面,甚至还包括“那些指向英国盟友和伙伴的”。
声称中国对英国经济安全构成“最大的国家型威胁”,也充满对抗意味。
02
在这份报告中,“印太倾斜”战略也受到诸多关注。
当然,英国安全的基石依然是北约及英美跨大西洋关系,只是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印太地区将成为英国的外交重点。
因为印太地区正在“成为世界地缘政治中心”,法国、德国等国家已经推出自己的印太战略。另外,脱欧后的英国需要更大的贸易舞台。
是的,还有中国因素。
英国也认同,如今摆在西方世界面前、最复杂的地缘政治问题就是中国的崛起。与之相比,其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
对于英国而言,要想实现“全球英国”的目标,就必须接受印太是新的地缘政治中心,并用行动对中国的崛起做出回应。
约翰逊早就说过:“对于英国在全球的地位,以及未来把握机会的能力,我十分乐观。”
然而,有人直言不讳地批评伦敦:这是一种危险的帝国幻象。
英国公众首先对此表示了不认同。当英国外交政策小组询问英国人是否支持英国在印太地区更多参与时,超过50%的人表示不知道或者反对。只有8%的人持赞成态度。
英国在印太地区的资源也很有限。
位于马尔代夫南边的迪戈加西亚岛倒是属于英国,不过已经出租给美国做军事基地了,2036年才到期。
文莱有英国的一个丛林训练中心,新加坡的森巴望码头等地方还有它的一些接触点。
英国还在阿曼的杜古姆港建一个海军物资流转港口和后勤支援基地,便于航空母舰的停泊和后勤支援。
看看,一个巴掌就数过来了。
03
下个月,约翰逊计划访问印度,这将是脱欧后约翰逊的首次出访。英国第一艘航母“伊丽莎白女王号”的首次航行也是前往印太地区。
约翰逊将这艘航母视为一座流动的大使馆,是“现代全球英国的体现”。
英国第一海务大臣、海军上将拉达金着实强调了一番印太之于英国的重要性。他说:“当我们希望加大贸易并追求繁荣时,英国在哪里可以表现出全球领导力,在哪里可以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印太地区就是这样一个枢纽。”
拉达金认为,在印太地区,英国可以对“海军往哪去,贸易就往哪去;或者贸易往哪去,海军就往哪去”有更大发言权。
然而,虽然约翰逊宣布航母最远只会到印度洋,但舆论普遍预计,“伊丽莎白女王号”还将进入南海,紧张与中国的关系。
伦敦还挑头邀请韩国、印度和澳大利亚参加下一次七国集团会议,使G7变成“D10”民主国家俱乐部。它甚至被认为可能加入美日澳印的四国联盟。
英国想得很美好,在军事安全领域,在印太地区紧跟美国,经贸领域呢,选择合作姿态,选择申请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加深与印太地区的贸易联系。
哪有这样“既要,又要”的好事。
我们当然欢迎英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作用,但印太地区只能是它与更多国家的合作舞台,而非展示对华示强这类帝国心态的场所。
我们都理解,脱欧后的英国,想要达成“全球英国”的目标,以维护英国的大国地位,成为西方的核心国家。
事实却是,严格意义上说,随着二战后英国殖民体系的逐渐瓦解,它就已经失去世界大国地位了。更何况它如今的体量跟美国、中国这样的国家比起来小太多了。
所以英国想要在全球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不太容易。
“全球英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伦敦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关于英国世界地位的新故事,也陶醉于把自己吹嘘为对抗强大中国联盟的主要成员。
然而,故事就是故事,就算说了一万遍,也成不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