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口四十年,中国人均GDP还没到发达国家水平?

2021-04-20 3073 1
作者: 李建秋 来源: 李建秋的世界

  我们先来确定几件事:

  第一,从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一共有43年的时间。

  第二,这43年来中国确实发展的很快,这是有目共睹的,可以直接从GDP增长率看得出来。

  第三,我们人均GDP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第四,从1945年日本被扔两个原子弹,国内被炸的一片废墟,到1980年,日本一共经过了35年,35年几乎追平美国人均GDP。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同样出口这么多年,为何日本几乎追上了美国人均GDP,而中国距离发达国家还有这么远,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答。

  我国早在1998年就提出启动内需口号了,但是内需始终没有起来,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社会保障体系以及住房过度市场化,确实是内需不振的一个原因。

  收入不均导致穷的穷,富的富,而富人消费能力有限,毕竟富人的跑车不可能天天买,穷人可是要天天花钱买东西的。

  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导致人们不敢花钱,房产花费了人们太多钱,导致人们无钱消费,这都是原因。

  但是出口导向性经济发展模式与外国直接投资则是另外一个压抑了内需的原因,而这一点,迟迟没有得到重视。甚至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经济模式,才导致了上述一系列情况的发生。

  我们拼命的996,拼命的工作,中国人是世界上最勤劳的民族,但是工资却不像我们想象的涨了那么多,我们的劳动和我们的实际收益不符。

  巨量的外汇储备现在已经不是所谓的“福利”,而渐渐变成一种“祸害”,每年赚回来的美元都在贬值,美国政府的每一次量化宽松,每一次的印钱都在悄然无息的吞噬我们的财富,但是更让人忧心的是,巨额的外汇储备正是压抑我们内需的原因之一。

  外汇正是导致内需不振的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

  沿海地区引进外资1000亿美元,这1000亿美元是无法直接在中国投资和消费的,必须转化成人民币,于是外资用1000亿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假设兑换了6000亿人民币。

  央行为外资兑换了6000亿人民币,1000亿美元被央行拿走,变成了外汇储备。

  想一想:这6000亿人民币是怎么来的?

  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不改变货币总量,给外资6000亿人民币,一种是改变货币总量,增发6000亿人民币给外资。

  如果不改变货币总量,那么等于从全国其他地区吸走了6000亿人民币,沿海地区多了6000亿人民币的投资,而全国其他地方减少了6000亿人民币的投资,等于全国在为沿海地区买单。

  如果改变货币总量,那么就要多发6000亿人民币,实际上增发人民币必然带来通货膨胀, 也就是所谓的“输入性通货膨胀”,沿海地区多增加了6000亿人民币,其他地方人民币保持不变,但是由于购买力下降了,资源从内地流入到沿海地区,其结果还是其他地区为沿海地区买单。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