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泛爱、泛友到泛和平、泛国际——谈谈对中国对印度疫情的“救”与“不救”


  印度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以来,中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与生命至上的原则,多次表达对该国提供援助的意愿,并主动向印度伸出援手。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对于印度疫情救与不救却暴发了激烈的争论,成为近期国内舆情的热点。

  印度疫情的救与不救

  中国网民的对立与情绪的撕裂

  中国网民的争论既有对印度对中国当前施放的善心友意的冷漠和歪曲的痛恨,也有对近年来尤其是去年以来印度挑起中印边境冲突的强烈不满和仇恨。

  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4月27日在主持中阿巴尼斯孟六国外长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视频会议时重申,中方愿随时根据印方的需要,向印度人民提供支持和帮助,并表示这次会议也向印度发出了邀请。然而,莫迪政府对此不表态、不回应。印度媒体引述消息人士的话透露,印度的求助和采购对象,并不包括中国。与此同时,印度政府向美国发出求援信号,呼吁美国放开新冠疫苗原材料出口。4月26日,印度总理莫迪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一些印媒和美媒不断炒作称,“中国并非真诚帮助印度”“只是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借机挖苦嘲讽美国”,并渲染称“疫情恶化的印度成为美中外交新战场,而且美国还胜了”。

  2013年以来印度多次派兵悍然越过边境线,在中国的领土上驻扎军队并引发双方对峙。2017年6月26日印度军队悍然越过边境线进入中国洞朗地区破坏中国道路和施工设备,对我方民兵和工人进行殴打,非法侵入长达两个多月。2020年6月,印度不顾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巨大压力,再次挑起事端,在加勒万河谷地区,公然违背承诺,蓄意发动挑衅攻击,对我方驻扎在边境线上的戍边战士进行突然袭击,并最终造成我方四名战士不幸牺牲,一人重伤,数十人轻伤。此种刻骨仇恨,必然显现在中国网民们对印度抗疫不力的嘲笑挖苦,情绪宣泄出的是对印度疫情的不帮不助。

  但也有人认为:“印度正在遭灾,出于基本的同情心和人道主义,我们都不应该去嘲讽别人。” 这些人还搬出来一首诗:“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著名的媒体人胡锡进先生认为:“中国的对印供货和支持做得很棒,印度不怎么说,我们就自己说,有必要让全世界更加清楚中国真正的实际角色。我认为这样做一点问题都没有。与此同时,印度不是美国,印度政府没有攻击中国抗疫,也没有向中国甩锅,眼下印度不仅陷入了人道主义灾难,而且成了世界眼中的弱者。中国政府大大早于西方国家提出向印度提供其所需支持和帮助,而且我们的供货的确非常神速,无任何国家可比。”“我们的舆论,特别是主流舆论,作为一个整体有必要跟上政府的表态和行动,形成同情、支持印度抗疫的主基调。这是中国国家形象不可缺少的一环。”

  从希腊寓言农夫和蛇

  到“救美国就是救中国”

  印度发烧,中国咳嗽,印度人忙抗疫,中国人热争吵,这或许是当今世界少有的奇观吧,也可能是中国独特的景象吧。中国网民对于印度如此的心理纠结、情绪对立、情感冲动、认知分裂,以至于上下不协、左右不调,社会纷纭分立,舆论吵嚷吵闹,这种当今中国“大现象”的本身就是当今中国本身的一个大问题。

  那么印度究竟要不要同情,该不该救助?生产口罩、缺氧设备的、制造医疗器械的、抗疫药物的企业、经销商、运输公司认为这是商机;经济家考虑出口、外贸、就业、经济增长,GDP赶美超美;医学家考虑把新冠肺炎病毒控制在印度,不要传进中国来;政府考虑抓住机会、改善关系、化敌为友。还有许多慈善家要讲仁义,一些道德家要宣讲礼义、文明,树立中国的形象。

  但老百姓怀疑印度是“毒蛇”,质疑印度会不会变成“中山狼”。希腊寓言农夫和蛇的故事、中国寓言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中国人都熟悉,都了解。对于古今中外种种背信弃义、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行为人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磨齿难忘。中国人民的怀疑是有道理的,狗改不了吃屎,印度这只“白眼狼”,就是一只“养不熟的狗”。这不是中国百姓恶心它,是它印度自己“作”出来的,自英国殖民印度以来蚕食了多少中国领土,自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印度对中国挑起了多少次边境争端。所以,中国人民有一千个理由,一万个理由,不相信印度,怀疑印度是有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的。因此中国老百姓的处世之道“好来好去,孬来孬去,不能来了不来”,用到对待印度身上,一点都不错。

  而且,从来敌对国家都是严厉禁止医药等战略物质出口对方的,战略对手的天灾人祸从来都是对另一方的“天赐神助”,否则三国的诸葛亮怎么借东风火烧曹营呢,周瑜怎么感叹:既生瑜,何生亮呢?

  遥想当年“救美国就是救中国”的景象,当其时,中国何其豪情万丈、气派不凡,但美国得救了,中国得到了什么,除了国内飞涨的物价,就是美国对中国毫不留情的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等等,去年中国输美国多少抗疫物质,美国感恩我们了吗,阿拉斯加让中国感受了什么。殷鉴不远,我们真的要再上演一出“救印度就是救中国”的大戏吗,中国救得了印度吗?印度连甩都不甩中国,我们这热脸贴到人家冷屁股上,丢人不丢人?

  从泛爱、泛友到泛和平、泛国际

  印度著名医生,国际主义战士柯棣华,1938年随同印度援华医疗队到中国协助抗日,先后在延安和华北抗日根据地服务,任八路军医院外科主治医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第一任院长。1942年12月9日因病在河北唐县逝世,年仅32岁。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中国人民永远怀念他。

  一个印度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生命,是什么支撑起他的理想信念,是因为他对中国人充满了同情和热爱,对日本帝国主义充满了憎和恨,殖民地人民的凄惨遭遇、悲惨生活让他感同身受,自觉地背负起了抗击侵略、解放人类的伟大使命。所以,印度人民是伟大的人民。

  人格的完整既是爱与被爱的对称,也是爱与恨的对等,道德的完美既是对敌人的仇恨,也有对人民的挚爱。对敌人的仁慈即是对人民的背叛。

  一个人爱花爱草爱小狗爱小猫,爱花鸟鱼虫、飞禽走兽,那是爱心,凡看见的都爱,凡接触的都护,不管有害与否,有毒与否,那是泛爱;一个女人见了男人都动情,那是乱情,西门庆见了女人就动心,那是滥情。现在不讲“亲不亲阶级分”了,但爱有亲近远疏,大小多少,深厚薄浅,男情女意,等等的区别,却也是大家的共识啊。

  但不知道什么时候起,这个世界没有阴雨寒雪了,只有明媚阳光了,风和日丽了,没有敌人,只有朋友了,大家都在唱《让世界充满爱》,搞“手拉手、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所以,看见谁都可爱,看见谁都喜欢,看见什么都致友意、送爱心,泛爱、泛友、泛和平、泛国际,但问题是“世界大同”真的来了吗?

  “缴枪不杀”,不杀是在放下武器之后的,“优待俘虏”是在胜利之后的,这是军人的道德,这是军事文明。

  “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铜鉄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不过几千寒热。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一遍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庄硚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歌未竟,东方白。”这是毛泽东同志1964年春写的《贺新郎•读史》,大家不妨再读一遍。

  空前恶化的印度疫情

  中国的“救”与中国的“不救”

  印度疫情是世纪灾难,地球苦难,震动世界,牵动人心,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人民当然不能置身事外,但中国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神仙皇帝。对印度必须坚持有所“救”有所“不救”,把对印度人民的同情与对印度统治集团的仇恨区别开来,划分开来。

  总的原则是:摆着敌对、挂着仇恨,释放爱心,表示关切。具体操作是:放开商业渠道、支持民间援助。活跃中印民间友好交往、促进中国民间支援印度人民抗疫。

  当然,我们也要抓住机会,分化瓦解印度国内敌对势力、反动集团。对此,我不妨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1940年8月,“百团大战”期间,八路军战士从炮火中救出了父母双亡的日本小姑娘美穗子姐妹。炮火硝烟中,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亲自收留了他们,精心照料姐妹俩,并派人专程将她们护送到仍在交战中的日本兵营。八路军救助日本孤女的故事成为抗日战争中的一段佳话,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回国之后,在中国人民人道主义情怀的感召下,长大成人的美穗子一直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还受到过日中友协的表彰。

  如何拿捏好“救”与“不救”,让中印两国人民世代友好,聂帅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