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是因为内卷吗?
躺平不是因为内卷,而是发现内卷以后也不行。
#清华教授称躺平态度极不负责# 今天又上了一个热搜,清华教授出来批判躺平了。发现没有,躺平应该是loser的事,但出来阻止躺平的都是成功人士,你说你好好享受你的成功呗,何必管我这loser呢?
现在你明白了吧,成功人士的成功是建立在你们失败的基础上的,如果你们都退赛了,成功没有任何意义。而且成功者的利益来源于收割失败者,钱不是外星人颁发的,无非是谁的剩余价值更多地汇聚到谁的手里,如果失败者都不劳动了,成功者也得喝西北风了。
清华教授这次搬出的理由是:内卷是教育的筛选功能,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
Are you sure?您的子女大概是能直升清华附中的吧,然后您站在这儿说教育筛选竞争?拜托,请不要篡改概念,内卷不是竞争,内卷指的是恶性竞争。
很多教育研究者已经发现,近年来寒门学子考上985的比例越来越小了。想想二三十年前,名牌大学里可以说充斥了农村学子,因为那时候没有学而思,也没有新东方,全国一张高考卷,没有自主招生,没有素质教育,只要家里还能供得起一张书桌,大家的起跑线基本是相同的,竞争也是相对公平的。虽然那时叫“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高校录取率远低于现在,但人们相信读书改变命运,因为村里真的能跳出凤凰,现在还能吗?
现在来说,考上清北的极少数学生可能还得拼天赋,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实都是智商100的普通孩子,却能造成985/211到二本三本的巨大落差,不是因为遗传,而是因为后天的环境和投入。全国的教育高地海淀,不仅汇聚了高智商的父母,也汇聚了高收入的家庭,和高投入的教育环境。海淀黄庄、龙班凤班、各种坑班、奥数托福、机器人航模……你知不知道中学六小强的实验班要从几岁开始进坑?如果你小学二年级才报班,可能都已经晚了。
这些东西,村镇里的孩子是无缘的,既没有那个资源,也没有那个钱。虽然都是一样的脑子,但经过12年的不同环境历练,分野是巨大的。大城市好学区的孩子,不光考试成绩高,还多才多艺见识广呢,连特长生、艺术生的路都早占的一干二净,那也都是拿钱堆出来的,所有进入优质高等教育的门都被抢占了,留给农村牛娃的只剩下二本三本民办学院,这就是天花板了。
而一个青年决定躺平,不仅是在发现自己苦读12年之后只能进入二本三本,更是在迈入社会之后,发现这二本三本的学历基本无用,那些亮闪闪的互联网大厂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只能进入乌七八糟的小公司,收入倍儿低,加班倍儿狠,还得扇自己耳光喊老板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