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富人的狗
虽然很不喜欢“爱狗人士”的种种“极端”,但我却并不仇狗。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小时候家里散养了一条土狗。每天上学的路上,小狗必要一路跟到校门口,最后不得不把它撵回去;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耍被小狗绊倒,一怒之下就操起棍子追打,小狗却没有一丝反抗……长大懂事了,每每回想起小狗悲伤的眼神,我便倍感愧疚。
笔者相信狗是“忠实朋友”之类的话,但不必上升到“人类的”这种全体。
有一次拎着铁锹跟父亲去田里干活,路过村里某户人家门口,被他家的狗误认为是乞丐,追上来就咬了我一口。所以,“忠实朋友”大抵只属于“狗主人”。
80年代单干之后,消失多年的偷盗之风又逐渐兴起,院子里晾晒一块腊肉都有可能在大半夜被偷走。于是,大部分农村家庭都会养狗,用来看家护院。不过,一般都是免费领养的土狗,学名“中华田园犬”;养活的成本也很低,一般都是残羹冷炙。
后来,“万元户”渐渐出现了,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狗的品种也成了彰显主人身份的标志。不过农村的万元户还是比较“实在”,对看家护院的需求远胜过养宠的需求,所以,他们养的往往是战斗力爆棚的烈性狼犬,拿一条铁链圈养在院子里。
再后来,城里也流行起了养狗。不过,城里的富人们是看不上中华田园犬的,都是什么来自德国的、英国的、日本的…“名贵犬种”,一条“洋气”狗幼崽的价格就动辄几千、几万甚至更高;穷人的孩子一日三餐吃土豆的时候,富人的狗已经吃上战斧牛排了……
以前只在报纸上看过西方资本主义的富豪花重金给狗办葬礼的奇闻,国人觉得难以理解;如今,这在先富起来的国人眼里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难怪富人们会对着穷人叫嚣:“你还没我的一条狗值钱”……
前两天,关于徽州宴女老板的一段视频引起了巨大争议。7月2日,这位女老板在安徽蚌埠某小区携带宠物犬外出未束犬链,宠物犬在楼道口突然窜向邻居几岁大的女儿,致使孩子受到惊吓,双方便发生争执;邻居报警之后,女老板不仅不道歉,反而当着民警的面大放厥词,“我有钱!我干了几个徽州宴,砸几千万我都赔得起,你那小孩还没得我的狗值钱!你敢弄我的狗,我就把你孩子弄死!”
狗是不会开口说话的。如果富人的狗能说话,不知道是否会如自己的主人这般嚣张。
不过,我是确信富人的狗一定也很嚣张的。史书和文学作品里,有不少关于古代大户人家“纵狗行凶”的事。
1934年7月,山东省荣成县南下河任日伪区长的恶霸地主张凤楷强迫北齐山贫农给他的狗立了一块碑,石碑正文是“遭祸冤狗碑记”,下款是“民国二十三年七月立”。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