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冬奥会?加拿大是如何成为美国小奴才的?

2021-07-30
作者: 后沙 来源: 后沙月光

  上个月6月5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前往英国参加G7峰会前,对《多伦多星报》扬言称:“中国对包括哪怕美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所说的话都置若罔闻,国际社会应当团结起来,中国只有在面临联合阵线时才会改变自己的行为……尤其是明年将在中国举办冬奥会的情况下。”

  将体育变成对抗中国的政治工具,是西方反华政客的惯用套路,08年北京奥运会就遇到过相当大的抵制噪声,它们挖空心思找了个非洲苏丹的“达尔富尔”内战问题作为理由,然而最终这些跳梁小丑都偃旗息鼓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当主子挑起“达尔富尔”话题时,它们心领神会,吠声一片;当美国觉得这张政治牌对中国没什么作用,小布什决定参加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时,这些狗就都乖乖地闭嘴了。

  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像现在加拿大一样卑贱恶心,加拿大议员也是如此。早在2月22日,加拿大联邦众议院就执意通过了一项涉疆动议,用自己编造的谎言为理由,鼓吹更换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

  尽管这份动议并没有约束力,但这段时间,一些反华议员又想推出新的决议案,阻止运动员参加冬奥运。

  佩洛西上个月曾发表声明,呼吁盟友抵制北京冬奥会,主人一声令下,连欧洲议会都出来响应,加拿大岂能甘于人后?要争宠,表演当然要更加卖力。可以预见,随着离举办冬奥会时间越近,加拿大政客会越疯狂。

  一个不断被爆出系统性屠杀原住民儿童的国家,居然还大谈什么“人权、正义、公平”?炒作冬奥会议题,特鲁多的动机之一就是想掩盖加拿大政府“种族灭绝”的历史罪行。

  美国小奴才

  加拿大国土的面积与加拿大政客的智商成反比,国土面积全球第二,智商倒数第二(倒数第一是澳大利亚)。

  加拿大以前给人的感觉是大而无当,大而无用。生活富足,却始终笼罩在山姆大叔阴影之下,虽然加拿大也挣扎过,现在是彻底躺平了。

  加拿大还要在舆论极力包装出与美国是一对亲密爱人的模样,总是强调与美国有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意识形态、共同的安全利益……

  但它们从来不敢说,加拿大跟美国是平等关系吗?说穿了,就是主仆关系。只不过以前是大英帝国,现在是美利坚合众国。

  其实,中国人对加拿大印象不错,这片土地与世无争,其乐融融,挺适合居住和渡假。

  白求恩在中国更是家喻户晓,毛主席还为这位国际主义战士写下过著名篇章--《纪念白求恩》。

  这些好感的积累,让中国人相信加拿大有着一副热心肠、使命感、责任感。

  说相声的大山又让我们认为,加拿大人都是开朗风趣,与人为善。

  然而,特鲁多政府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将几十年积累的好感败得一干二净。现在提到加拿大,很多人都是鄙夷和唾弃,一个给美国当狗的无骨国家,怎么让人看得起?

  中加关系曾经有过起伏,但那是外交层面上的问题,并没有对民间印象带来多大影响。

  像2006年哈珀出任加拿大总理,2008年就跟美国要抵制北京奥运会。结果小布什来了,哈珀被甩,加媒嘲笑他只好“孤零零地呆在家里看奥运会”。

  2009年,哈珀精神总算稳定下来,回归现实,大力修复与中国关系,2010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了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加关系也上了一个新台阶。

  中加两国贸易量不断攀升,加拿大各行各业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美国不允许加拿大走得太远,于是收紧了链子。这暴露了加拿大致命缺陷-政治不独立

  2013年2月26日,中国企业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当时中企在海外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过程却非常曲折,因为加拿大居然做不了主,它需要得到美国财政部的批文。虽然奥巴马最终批准该收购案,但奥巴马不同意呢?那么加拿大就无法自主决定是否与中国签署协议。

  “抵制北京奥运会和尼克森收购案”,两件事情充分说明加拿大在政治、外交、经济都处于非独立状态,更不要说军事、情报等方面。

  有人说,加拿大逆来顺受得到了实惠,跟美国撕破脸没好处,很理性。

  如果这种软骨论调成立,那么美国1776年独立战争就是一个错误,一个襁褓中的国家与全球最强的大英帝国开战,是不是很不理性?

  北美13个殖民地团结起来用战争摆脱了被殖民的处境,这种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独立,并与英国斗争到底,这才是真正的独立,美国后来能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国,前提是美国有着高度的独立自主。

  同样作为庞然大物(面积),加拿大独立却比美国晚了将近一个世纪。1867年得到“自治领”地位(英王属地,半独立),1913年才成为一个真正国家(英联邦成员)。加拿大第30任总督玛丽·西蒙在7月26日刚刚宣誓就职(特鲁多提名,向伦敦请奏,伊丽莎白二世准奏),这就是它的独立性。

  19世纪初,加拿大人有“亲英反美”情绪,1812年配合英军打到华盛顿,火烧白宫,美国总统丢下老婆跑路。特朗普还提过这事,对加拿大耿耿于怀。

  不过,那时加拿大还是英国殖民地,这锅背得很别扭。战败后,美国就专注国内发展,不再招惹加拿大。

  加拿大对蒸蒸日上的美国,心里又爱又恨,当时美国在加拿大知识阶层心目中是什么印象?

  盲目自信、自吹自擂、不讲礼仪、言行粗俗、行事鲁莽、头脑敏捷、巧舌如簧、自私自利、不择手段……1836年加拿大作家哈利伯顿经典名著《钟表商》中的美国商人山姆.斯利克的形象。

  等到美国崛起后,连哈利伯顿都成了“美国幽默之父”,哪说理去?

  “自治领”时代,加拿大人安于被殖民状态,当邻居以大国身份准备走向世界舞台。经济发展蒸蒸日上时,加拿大人有了自卑感。

  加拿大文化精英想要得到经济利益,就必须在美国发表作品,但要想在美国发表作品,就必须迎合美国人口味。

  于是,急于得到美国市场认可的加拿大作家,将加拿大描绘成美国的一个“州”、无知的巨人、不会反抗的邻居、文明原野、文化荒漠等形象,捧美国,贬加拿大,才能在美国市场得到稿费报酬。

  作贱自己,迎合美国。“加拿大美国化”便成了一个专有名词,文化是构建国家精神的主要支柱,文化上盲目追随,其实就是奴仆心态。

  而一些加拿大人意识到自己被美国文化淹没,尤其是在二战之后,他们想做出一些改变。

  1951年,加拿大艺术、文化、科学皇家委员会负责人梅西(首位出生于加拿大的总督)提交了“梅西报告”,他指出:加拿大政府和民众必须警惕美国文化倾销对本国文化的颠覆性影响。

  1957年,成立“全国文化委员会”,由加拿大政府拨扶持本国文化产业, 抵抗美式文化。

  美国对加拿大施加了政治压力,1963年,美国《时代周刊》被允许发行加拿大版,此事宣告加拿大文化保护政策失败。

  六十年代后期,加美两国关系一度紧张,特鲁多的父亲老特鲁多总理声称:加拿大与美国同处一个大陆,就如同老鼠和大象睡在一张床上,老鼠必须规规矩矩,小心翼翼。

  七十年代,是加拿大对美式文化入侵最后的抗争时期,左翼力量将两国不平等关系上升到民族独立高度,提出了“革命还是投降?”的问题。

  加拿大政府的选择当然是投降了。

  八十年代加拿大一步步丧失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独立地位。

  1993年克雷蒂安出任总理,1994年他提醒说“加拿大不想变成美国第51个州”,但这时加拿大已难以脱离美国的控制。

  除了政治等领域,加拿大被美国控制的局面,在社会文化领域尤其明显:

  电影院,97.9%是好莱坞影片;电视新闻,70%是美国媒体制作的节目;电视剧,80%以上进口于美国;杂志期刊,82%由美国控股;音乐产品,70%由美国创造……如果说加拿大自己的文化产品,那就是法语类作品。

  1999年,加拿大政府试图筑墙,减少好莱坞等美国文化产品的进口,美国指责加拿大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用“贸易战”相威胁,加拿大立马认怂。

  到了21世纪,加拿大彻底放弃了对美国的任何抵抗。这时,美国资本已主导了加拿大各个行业,而加拿大国内资本集团利益又与美国息息相关,因此,它们在意的不是本国利益,而是美国利益。

  在选举模式的背景下,那些受到资本集团资助而竞选上台的议员、官员,包括总理、外长等人,为谁服务,还需要多说吗?

  特鲁多作为新总理儿子,可谓“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他对内走小清鲜路线,把废死、堕胎、LGBT平权、毒品合法化等当成内阁施政首要任务。

  对外,无原则追随美国,弃本国利益于不顾。

  “孟晚舟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政治事件,而决不是特鲁多口中的“司法案件”,一个政治上无法独立的国家,谈司法独立是多余的。如果加拿大司法真的存在,那么,孟晚舟就不是打官司的问题,而是在机场就不会被非法扣押。但加拿大执行了美国情报部门的命令。

  一个在文化上被美国同化,政府、国会、企业、法官、情报等方面被美国不同程度控制的国家,天天喊什么“价值观”,这是大麻吸多了的幻觉吗?

  加拿大沦落到甘当美国打手的地步,所谓抵制北京冬奥会的闹剧,无非是复制了2008年的剧本。如果美国最终放弃抵制,加拿大政客一定会乖乖回到狗窝里呜呜呜。

  一个连大规模虐杀儿童的历史都不敢面对的政府,居然有脸没完没了地诬蔑中国的人权问题,以为这样就能洗白自己的罪行了?就能把手上的鲜血擦干净了?这些账,早晚有人会跟它清算的。

  加拿大的奴才地位和奴才嘴脸,想要改变,除了加拿大民众觉醒革命,谁也救不了这只风箱里的“小老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