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犯下傲慢之罪的许家印
(一)意料之外
2019年上海陆家嘴论坛,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指出:“一些房地产企业融资过度挤占了信贷资源,导致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降低,助长了房地产投资风险行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历史证明,过度依赖房地产实现和维持国家经济增长,最终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完全靠投资、投机房地产来理财的居民和企业,最终都会发现其实走错了方向。”
注意郭树清主席的职位,他这话明显不是对房地产企业说的,而是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说的。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壮大、天价地王的出现、楼市泡沫的兴起,都离不开银行的放贷。而郭树清主席的发言其实是特意强调了一遍国家去杠杆、解决经济脱实向虚问题在金融房地产领域的延伸。至少这段发言可以透露给我们一个信息:房地产企业拿到贷款,再也不会像之前那样容易了。
国家管控金融、管控房地产的信号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很明显了,那么恒大公司震惊世人的债务问题是怎么回事呢?究竟是完全置政策风向于惘闻,不相信国家调控会对自己有影响;亦或是船大难掉头,努力整改依然未获成效;再或是许家印认为恒大“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大而不倒”,国家必会出手相救?本文将详细分析。
对于恒大的问题开头先啰嗦两句:事后诸葛亮最好当,倒着活谁都能活明白。但事前的判断,恐怕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如事后表现的那样“神仙”。我翻了翻我这几年提到过恒大的文章,写过批评过恒大冰泉搞消费主义高端符号那一套,写过恒大造车基本就是资本的幌子,但是远远没有意识到整个恒大集团存在着这样夸张的危机。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写过盛京银行由恒大产生的风险问题,但这时候恒大要出事基本人尽皆知了。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意识到恒大问题严重性,是在苏宁出事之时——因为苏宁除了自己经营不善的问题,有不少因素是被恒大的债务拖住了。但是就算那个时候大家都知道恒大要出事,谁能想到它会负债1.9万亿,我就是有凡尔纳的想象力也不敢这么想。已经有一个梗了:“郑爽的日薪是208万,想要达到1.97万亿,郑爽需要工作947115.38天,约2595年,也就是说,郑爽得从周朝开始,全年无休……”时代变迁,“一爽”这个单位竟然已经不够大了。再用一个直观的比较来看,广东省2020年的财政收入是1.29万亿……我们知道恒大问题大,但谁能想到大到这种程度。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却还不料……”
我搜到一篇2019年的期刊论文,那时的作者还认为恒大前途不足担忧,债务风险仅仅是“房地产行业固有特色”,恒大集团已经开始“多元化运营策略”,必将收获一片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