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亿巨额罚款,挡不住美团的垄断之路
前两天,美团的垄断扣罚也靴子落地了。
引用一下通告原文,“根据《反垄断法》规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退还保证金12.89亿元,并处以34.42亿元罚款“,要求其围绕”完善平台佣金收费机制和算法规则“、”维护平台内中小餐饮商家合法利益“、”加强外卖骑手合法权益保护“等进行整改,实现“规范创新健康持续发展“。
好了,目前的定性看上去是,罚是因为“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搞垄断“;一直以来争议比较大的计费、调度算法、考核、平台生态、用工保障等等,认为做得不好,但给时间改。
首先聊聊垄断。
美团在外卖领域的统治市场地位不言而喻。从大盘来看,美团和饿了么的订单大致维持在7:3的比例,日均单量已达3kw以上;然而从地理分布上来看,饿了么仅在东南沿海市场(江浙沪闽)大致可以和美团维持均势,在华北、西北、西南、华南的三四五六线“老少边穷”城市中均大幅落后,部分区域甚至达成了2-8乃至1-9的市场占有率对比。
由此达成的经营结果是,美团在相应区域因绝对市场主导地位而掌握实质定价权,一方面可以推动上游运力供给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在下游商户费率谈判方面掌握主动,在如此双轮协同的正向循环之下,美团得以持续改善外卖这门生意的实际盈利水平。
从结果来说,饿了么非常绝望的看到美团有持续不断的从祖国的广阔河山赚到的钱投入到一二线城市血肉磨盘般的市场竞争当中来。
所以,现在也到了美团陷入对于如何维持其垄断地位的阶级焦虑的时候了;其实作为一个撮合交易性质的平台企业,可以大致从供需视角列举一下:
1.从供给出发:美团需要控制更多的核心、优质商户仅在美团上线,或对美团来源的订单及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优先级的产品或服务。根据商户的性质,大致会使用差异化的策略:
A.如果你是一个孤立的夫妻老婆店,会简单地要求你“二选一”否则不予或者延迟平台上线;
B.如果你是一个有一定影响力的连锁品牌,会找你基于流量/订单保底或者费率折扣谈谈看能否签个独家协议;
C.如果你是一个十分有影响力的品牌,比如肥宅王,会找你沟通上一些定制化的套餐来实现差异化竞争;
D.更根源的,通过其产业资本广泛地参与到国内餐饮行业的投融资浪潮当中,通过资本投入+流量倾斜的差异化竞争模式快速扶持一批围绕美团服务生态成长起来的餐饮品牌,通过对于采供销链条上各关键节点企业的控制以增强对于行业的影响力,这和阿里目前在菜鸟做的是一个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