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上朝鲜战场是为了镀金?用“蒋经国模式”戳破谣言!

2021-10-27 5339 14
作者: 明德先生3 来源: 新青年1919

  1953年7月27日,板门店停战协议正式签订,回望67年前的今天,不胜感慨,重温这篇旧文,不为别的,只是希望今天的人们明白: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教员所提倡的这股精神,从来不是鼓噪别人向上冲,而是身先士卒,义无反顾——这共和国的红色江山,还流淌着教员一家六口人的血,不能忘却呀……

  写给腾讯的朋友:我只想用这篇文章,悼念九泉之下为国牺牲的毛岸英烈士—希望给予放行,戳破谣言,还烈士以清白,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对于烈士,最起码的尊重: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大概是九年前的故事了:

  当时我在郑州坐出租车,司机师傅很有兴致的跟我讲到了毛岸英上朝鲜战场的故事,然后他兴致勃勃的言道:

  “我们中国人都应该感谢美国总统杜鲁门!”

  我惊讶的问他:“为什么呢?”

  他答曰:“因为杜鲁门炸死了毛岸英,要不然我们就跟曹县一个样,毛家天下代代传呀!

  彼时的我,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尤其是一些新鲜的从没有听过的说法,更是颇感兴趣;回来之后,上网一搜,发现不少我当时崇拜的大V们都如是的讲,于是我就信以为真了:真的跑去感谢杜鲁门了!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蒋经国和毛岸英的人生经历,才顿感惶恐,哪有像毛泽东这种父亲呀——他真应该跟蒋介石学一学,如何帮助儿子镀金,那才是高手呢

  蒋经国跟毛岸英一样,都曾经留学苏联,蒋经国(1910年生)在苏联经历了自己的15-27岁(1925-1937),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苏联人为了利用蒋委员长牵制日本,所以把本来扣为人质的蒋经国送回了中国,从此开启了蒋经国的开挂人生:

  1938年,蒋经国(28岁)被任命为赣县县长;

  1939-1944年,他历任江西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区保安司令、防空司令、防护团长、三民主义青年团江西支团部主任、江西省政府委员;

  1944年1月,蒋经国担任了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并在这年10月参与了其父蒋介石发起的10万青年从军运动,任青年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将主任)。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蒋经国回国之后的开挂人生,从27岁回国到抗战结束,短短8年时间,蒋经国已经被自己可爱的父亲一手提拔到了青年军总政治部中将主任的高位上,这TM才是培养接班人呀!

  反观毛岸英(1922年生),在苏联度过了自己的14-24岁(1936-1946年),1946年回到延安,这一年毛岸英是24岁,比蒋经国回国的年龄小3岁。

  如果毛泽东致力于把毛岸英培养成为接班人的话,至少也应该学学蒋介石,刚回国就给儿子一个县长(正处级)干干,然后一点一滴的提拔吧?

查看余下57%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