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让我们再次纪念毛岸英同志
今天,10月24日,是毛岸英烈士诞辰99周年纪念日,我把去年的文章再重新发一遍。长久以来,毛岸英烈士身上被泼过很多脏水,今天我们就是要高调的纪念他,把被抹黑的真相说出来,把颠倒的历史正过来。那些杂碎们抹黑了岸英烈士那么多年,各种荒诞不经的谣言翻来覆去地说。而我,就是要把辟谣的内容翻来覆去地说,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只要还有一个人不知道毛岸英烈士的伟大,我就还要继续讲下去。
(一)颠沛流离的童年
毛岸英的父亲是一位职业革命家,职业革命家就意味着以国为家,从小他与父亲便是离多聚少。1927年,大革命失败,毛泽东在深夜与杨开慧诀别,他看着熟睡中的三个孩子,感慨道:“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孩子从小就吃百家饭,走万里路啊!”随后毛泽东连夜踏上了旅程——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这是属于父亲的故事;而毛岸英的人生从此走上了另一条分岔路。
1930年10月24日,杨开慧不幸被捕,年仅8岁毛岸英与两个弟弟一同被关进了监狱里。在监狱中,杨开慧教三个儿子认字读书和做人的道理,他说:“孩子,你要记着,爸爸正在井岗山打白匪,妈妈受苦也是为了穷人。”杨开慧烈士牺牲后,毛岸英三兄弟被地下党营救,安排在了上海大同幼稚园。
在向忠发和顾顺章叛变后,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受到毁灭性打击,党组织基本撤出了上海,岸英三兄弟也从此失去了联系。为了生存,岸英领着岸青、岸龙在一家烧饼铺当了学徒。每天一大早,岸英就得拖着没有后跟的破鞋上街买小菜,然后生煤球炉子、刷马桶、倒尿盆;而岸青、岸龙则服侍少爷小姐,稍不留意即遭打骂。
后来三兄弟三人实在不堪忍受老板的欺压,离开了烧饼铺,流浪在上海街头。建国以后看到电影《三毛流浪记》,毛岸英对妻子刘思齐说:“那时我和岸青在上海的流浪生活,就是影片里的三毛,靠卖报纸、拾破烂、拣烟头、帮人推人力车来维持生活。”晚上,他们就住到一个破庙里躲避风寒,这样一过就是三年时光。非常不幸,小弟毛岸龙就是在此时走丢失踪,从此杳无音信。刘思齐回忆讲:“岸英说只有两点没有做过:一个就是给资本家当干儿子,一个就是偷东西。他非常想有一本字典,每天早晨不吃早饭,很长时间买了一本字典,这本字典他一直保留着的。”
(二)青年近卫军
1936年,重新恢复的上海地下党组织终于找到了岸英岸青两兄弟,党组织把他们送到苏联学习生活。毛岸英学习成绩优异,能够熟练运用俄语演讲、写作。然而平静的生活很快被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打破,德国法西斯的攻势如同潮水,很快列宁格勒告急、莫斯科告急、斯大林格勒告急……然而此时,苏共中央依然决定:国际儿童院的外国青少年,为了回国以后能很好地为祖国服务,要安心学习,可以不去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