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机会主义者商榷:对台不仅是“统一”,更应当是“解放
01
上周以来,台湾问题和台海局势再次引发强烈关注。
不用怀疑,从实力对比、从民族道义、从历史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对台事务的主导权在祖国大陆手中,在14亿中国人民手中。
然而,也必须承认:从中短期来看,对台政策确实陷入了某种肉眼可见的困境。
这种困境,既表现在对敌威慑效果不彰、无法完全喝阻美帝与伪台政权日益加紧的勾连,从而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加速流失;也表现在台湾民心渐“绿”、对祖国大陆严重缺乏认同感,还表现在内地群众对涉台政策的不满日渐上升。
必须指出,中短期的政策困境,及由此带来的相对被动局面,与我们的道义优势、总政策总方略和长远的必胜,是矛盾的,也是不矛盾的。
我们不能做“唯道义论”者,以为只要道义在我,就一定在现实中不会遭遇困难。
像胡锡进那种,对现实中具体形势的变动缺乏考虑,不愿意直面并承认政策在推行过程中遭遇的暂时困境,只是过嘴瘾、打嘴炮,一昧宣扬“中必赢”的论调,甚至于像人民群众调侃的那样“底线没了就再划一条”,不是严肃的而是庸俗的态度,表面上是“爱国”实际上是害国。
那,不过是现实版本的蒋介石式“优势在我”,若干年后必将成为战略史上的笑柄。
02
胡锡进宣称,“……中国大陆为什么一直高举和平统一的大旗?我认为,这是道义,和平统一的旗帜在国际政治的最高层面意味着一种力量”。
这,又是一个庸俗解读!
概言之,老胡在这里颠倒了目标与手段,或道义与实现道义的工具。
“和平统一”,能不能说是一种“道义”呢?
如果孤立地、简单地甚至有点天真地看,“和平统一”当然也可以叫做一种“道义”;但是,在“统一”这个总题目之下,“和平”,以及它的反面——“战争”,和统或武统,还能说是道义吗?
不能。
在“统一”这个更大的家伙面前,和统也好,武统也罢,都不能说是道义(或只能说是更低级的道义);在“统一”目标面前,和统、武统,都只是实现道义的手段或方式,“统一”才是道义本身(或更高层次的道义)。
“和平”不是道义,“统一”才是道义,因为“和平”无非是“战争”以外的另一种实现“统一”的手段。在这里,“统一”就是一种基于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热爱,即爱国主义的道义,而和平或战争都只是伸张道义的工具。
胡锡进把工具拔高为道义,或说是把手段拔高为目标,只是暴露他实际上对必要的军事斗争认识不足,甚至有点害怕正义的统一战争!
至于“力量”,和平只能构成一种间接的、精神号召上的力量,而以物质为基础的暴力、以暴力为直接凭借的军事手段才是力量本身,才是唯一真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