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煤炭成为众矢之的,石油瑟瑟发抖,出路何在?

2021-11-18 3744 5
作者: 乔新生 来源: 昆仑策网

1.webp (44).jpg

  【大庆油田】

  【提 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充分体现人类自觉。但是,如果不改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依靠科技创新寻找新的能量,那么,人类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开发方面的所有努力,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2021年11月1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英国的格拉斯哥落下帷幕。会议通过《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决定将气候变化控制在1.5度。这次大会取得的最大成果是,减少对煤炭的使用。虽然在会议的最后关头,印度代表提出把逐步淘汰(phase out)改为逐步减少(phase down),但是,减少煤炭的使用,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仍然是一个痛苦的抉择。

  中国是煤炭生产和使用大国,但是,中国依然在公约上签字。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希望通过积极的姿态,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是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模范生。尽管印度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作出具体的承诺,但是,相信他们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国际社会表明自己是一个讲信用的国家。

  减少煤炭的使用,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标志着化石能源成为众矢之的。越来越多的国家认为开采煤炭会造成环境污染,增加二氧化碳气体排放,因此,不远的将来,人们是否会把焦点集中在石油天然气上面,通过减少石油开采和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这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

  在这个蔚蓝色星球上,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十分有限。城市化使得人们把各种生产要素集中在一起,产生污染,释放二氧化碳。可以这样说,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是人类的自觉行动。但是,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努力,有可能会变成一场闹剧。

  人类可以减少使用煤炭等化石能源,但是,人类在使用其他能源的过程中,同样会造成污染。譬如,修建水利设施,需要大量钢筋水泥,而钢筋混凝土生产同样会污染环境。制造光伏发电设备,需要开采大量二氧化硅。这样做同样会造成大量环境污染。不管人类采用何种能源方式,按照能量守恒定律,都会给地球带来变化。也就是说,人类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使用,但是,在新能源使用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大量环境污染问题。人类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之后,可能会向空气中释放其他的污染物,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能量守恒的基本定律。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在控制气候变暖问题上,有可能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而是乐观主义者。相信地球在自转和公转过程中,会周期性地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在这个摇篮中,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如果不自量力,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并且通过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达到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目的,那么,最终必然会导致南北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现在农村的路上是看不见猪屁、鸡屁、鹅屁、鸭屁了,但满地都是狗屁,奇葩吧?什么原因呢?如此双重标准。
0条回复
汽车尾气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只不过触犯着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已,所以拿煤炭拿烟花爆竹说事。
0条回复
猿人害怕煤没有吗?
0条回复
笔者的建议有瑕疵!利用地热地心温度下降了怎么办?熔岩冷却了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后果?个人觉得,经济构架以及发展方式的问题,靠着庞大的人口基数,通过与世界交易获得低廉的利润而累积财富,这样的做法到了一定阶段是不好的。其实人均碳排放量,咱们比西方本来就低,还要减少,不公平!现在开放三胎,无非是想稳住人口基数,又要减少碳排放,那到底是对后人负责,还是对后人不负责呢?不减人均减其它的,也是有影响的吧!
0条回复
海潮也是取之不尽的巨大能源
0条回复
已加载完毕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