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十年会出现公务员大面积下岗的情况吗?这还是一个朝阳行业吗?
一个行业是不是朝阳行业,跟下不下岗没什么必然联系,也不是只有大面积下岗的行业才叫夕阳行业。
好比说出版行业,很多出版社现在还属于事业单位,正式员工也都是有编制的,但传统出版行业的式微已经是不可逆转。再比如说一些中小学老师,尽管也都有编制,但随着新生儿人数的下降,以及一些农村地区的空巢化,待遇很难如很多人预期的一样持续上涨。
具体到公务员这个问题上,可以这么说,以公务员为代表的体制内岗位,永远不可能是朝阳行业。
为什么这么说呢?通常来说,朝阳行业必然要具备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随着行业的快速成长,行业的规模和从业者待遇、职级都会很快的提升。
比如,一个互联网公司,创业初期100人,5年后可能会扩张到1万人。只要你能熬得住,哪怕你一开始就是个基层员工,到时候也能混个小领导当一当。
实际上,在企业工作过的人也应该有这个感觉,一个普通人进了一个发展比较迅速的行业,就算一开始能力一般,但多跳槽几次,到新公司也可能带一个小团队。
而“编制”的特点,是岗位数量基本固定,即便要扩编也只能小幅度扩编,远不可能像市场上的公司一样几年翻几倍这样的规模。这就导致了,以大多数人的能力,在体制内获得相对稳定的保障没有任何问题,但也很难获得职业以及技能上的成长。
当然每个人对“发展”的定义不一样,有些人觉得我只要有份体制内的工作,混到退休我就知足了,但有些人则会觉得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成长才可以。当然,这并不是说体制内没有成长的机会,毕竟在公务员系统中,一个人也是可以不断晋升的。只不过相比于企业可以灵活跳槽,公务员的晋升路径更窄一些也更难一些。
而最近几年,随着公务员热,更要命的问题是有很多名校毕业生也开始纷纷考公务员。这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晋升压力会变得更大。也就是说,放到以前,某个部门大都是二本、三本的毕业生,一个985毕业生表现稍微好些就可以有更大的概率晋升,但如今整个部门全都是985、211,而那些入职更早的二本、三本毕业生只是因为占了时间的便宜,反而成了部门的领导,而这些学历更好的毕业生却要为了更渺茫的晋升机会而继续竞争。
当然,有些人可能说,我考进去就是为了躺平的。话虽如此,但真正能做到躺平并且毫不抱怨的寥寥无几。
说到底,公务员最大的优势是稳定,大多数地区公务员的薪酬也都是中等或者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属于饿不着但也发不了财的程度——这一点哪怕是公务员自己也是承认的。而从来没有哪个朝阳行业,是让人不能合法的发财的。
而关于公务员下岗的问题,这个不用想太多。哪怕是当年新中国成立后,很多国民党政府内的办事职员也都是留用的——这里面的很多人也都是领工资的普通小职员,也没干过什么大奸大恶的事情。对于一个政权来说,直接往地方派出一个领导班子不难,但要把整个办事人员系统全部撤换,所要付出的代价是非常大,难度也相当高。即便是以后因为财政问题要精简公务员系统,方法也有很多,比如买断工龄、转岗、转编等等,也没有必要都走下岗这一条路。
话又说回来,即便未来财政上真的有些困难,也不一定要从编制上动手,把待遇降低就可以了。如今很多公吹,以及非公务员家庭出身的人,对公务员的待遇往往会有过高的吹嘘。诚然今天公务员的待遇还算不错,但在过去几十年里,公务员待遇比不上企业人员的时候比比皆是。比如说我爸这个老公务员,在他当年工资1000的时候,在国营机械厂工作的我的只有初中学历的小姨,工资差不多是他的三倍,而我小姨家买车买房都要比我们家早得多。至少在我爸眼里,未来公务员的待遇变得相对差一些也不是什么没可能的事情。一个行业本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公务员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