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津湖》到《能文能武李延年》:我们需要怎样的主旋律作品?
《长津湖》超越《战狼2》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冠军,打破了尘封四年的票房记录,这对中国电影来说又是一件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长津湖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学习,还有哪些欠缺之处可以精益求精做得更好,是我们现在应该讨论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两个方面构成的,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会发生变化。老读者们都知道,电影上映之处我写过影评《认真谈一谈<长津湖>》,连篇累牍地夸吴京,微博发了不下有两位数了吧,那是因为彼时主要矛盾有所不同。
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不记得,《战狼2》上映的时候正值建军90周年,同档期还有一部主旋律作品《建军大业》。很遗憾的是,这部作品被香港导演拍成了黑帮火拼片,而且全网禁差评,我当时两部作品都看了,然后在微博感慨了一下幸亏有《战狼2》不然那什么脸面像人民军队献礼啊,然后就被夹了。
结果《战狼2》全凭队友衬托,出乎意料地大火,我知道它是好片子,但是万万没想到能到50亿票房,讲真那时候知道吴京的有几个人啊。然后我就很不识时宜地发了一条微博,说吴京的文戏过于差了些,《战狼2》是一部“瘸腿”的作品。结果莫名其妙这条上了热门了,我就被穿上了恨国党和公知的衣服,被友军厚葬了。
从此我就意识到了,要学会说话的时机和说话的方式。就比如说人家请孩子的满月酒,你说这孩子早晚得死。实话确实是大实话,但也是欠揍的。后来我暗戳戳地修改了这句话——吴京的文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当然我还是从来都实事求是嘛,该夸了我从来都不吝啬赞美的——这几年吴京真是肉眼可见的进步,《流浪地球》的表演虽然不是特别出彩,但已经没有明显的短板了。《攀登者》中吴京贡献了他出道以来最精彩的表演,文戏和情感戏撑起了整部电影,要知道跟他对戏的可是章子怡啊,吴京拿得起接得住,丝毫不落下风;吴京的表演甚至可以说是《攀登者》唯独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的。
所以说,什么时机说什么话是必须的。《长津湖》刚上映的时候有很多“敌我矛盾”在,他们的“吴京PTSD”和“抗美援朝PTSD”又犯了:美国人拍钢锯岭,行;中国人拍长津湖,不行!看见美国爹被暴打,他们可难受坏了。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把这些人拍死,还是要跟他们一起说电影坏话呢?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津湖》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与商业上巨大的成功,那有些话就可以说一说了,讨论的角度是让我们的主旋律作品变得更好,更对得起先辈们的牺牲,更让当代人了解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同时形成一个更加良性的循环:观众为更好的作品买单,作品的好口碑与高质量能让主创团队得到足够的回报,继续创造更优秀的作品回馈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