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们,怎么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


  关于国有资产的问题,小老百姓有没有讨论的权力?大佬们告诉咱:“没有!”因为这个问题一旦讨论,就会动了无数人的奶酪,那是比杀了他亲爹还要深的仇怨,怎么能讨论呢?然而,我们则有一股子狠劲,正所谓“有关国家事常谈”,不讨论不足以看清国有资产为何物,它跟每个人有何关系,我们无形中到底损失了什么,更不足以说明“国资”就是“国魂、国命”!

  2011年,小编有幸参加了一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调研了河南开封国企下岗工人,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揭开了许多心中谜团,也陷入了深深的社会反思中。最近几天,司马南老师谈联想的事情在网上炒得沸沸扬扬,不经意间勾起了我们对当年国企调研的回忆。据统计,到上世纪70年代末,开封共有国企一百多家,这时候的国企还是“国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一字之差,揭开了国企改制的序幕。后来又经历了一个堪称“聪明绝顶”的改制,叫做“厂长负责制”,由此开始,若干国企化公为私,号称走上了改制的巅峰。到目前为止,开封真正属于国企的,一巴掌都不到,还有不少掺了水,怎不叫人嗟叹唏嘘?

  国营企业是人民所有,国家代为经营;而国有企业几乎就已经跟工人没多少关系了,国有企业工人只是作为劳动者存在,不再享有国企资产。这个过程的变化就是80年代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国企改制,原因据说是“大锅饭养懒汉”,国企不养闲人懒人,为了调动工人积极性,相当于国企重新确权。其实现在想想,有些东西真的很好笑,人的积极性是可以无限增长的吗?当然不是!可当年却将国企所赋予工人的各项社会福利给拿走了!

  试想,如果工人干活还要背负巨大的社会压力,谁的积极性又能高到哪里去呢?现在的工人积极性很高吗?很高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躺平”?这一切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反之,如果我们只需干活就能衣食住行用不愁,我还有什么后顾之忧?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现在说这话未免有些“马后炮”嫌疑,就暂且不说了吧,咱们继续言归正传,说说国企改制的事情。

  “国营”变“国有”,国家一手接管国企,这本来也能接受,虽然有些厂,工人逐渐失去选举代表上台的权利,但能将国企管理好也行。可这样的日子没过几年,国企的管理就出问题了,大概就是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风靡一时的“厂长负责制”纷纷出台,很多厂相继陷入危机中,这个过程跟厂长任命有一定关系,但更大的关系还是人的私心开始膨胀的问题!绝大多数国企面临生死存亡的重要时刻,有部电影叫《暮鼓晨钟》,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查看余下6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