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绍良:论资金与资本的根本区别和特征

2021-12-21 1134 2
作者: 萧绍良 来源: 红歌会网

  资金与资本是反映社会制度性质的重要政治经济学范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导师们的伟大理论作为基本范畴早已阐明其规律性,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实践以及资本主义的罪恶历史也已经充分证实,我们理应认真学习,切实弄清资金与资本的根本区别和特征,坚定立场决不能弄错!这既是根本性理论问题,更是重大实践问题,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政治大方向,是我们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坚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的根本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不仅在理论和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还存在乱象,迫切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以纠正,把握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大方向和道路。

  一、资本经济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资本是什么?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资本是资本家专用来投资的价值(通常曰本钱或本金),其目的是为了完成资本—>生产—>(资本+剩余价值)的过程(即西方经济学中的投资过程),从而获得利润或者叫剩余价值(M),简单讲就是为了用钱生钱,资本家发财致富。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称《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为西方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Adam Smith)亲赴欧洲各地考察,于1776年发表的一部改变人类历史的创世巨著。这是人类首度针对政治经济学原理进行逻辑严谨的科学论证。亚当·斯密总结了近代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批判地吸纳了它之前的重要经济理论成果,对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作了系统整体的描述,是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集大成之作。《国富论》主导了人类政治经济的演进方向,即使是现今西方庞大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其运作方式仍然依循本书的模型原则。作者亚当·斯密在书中阐述了财富来源和经济发展的原理,并且说明财富在社会各阶层自然分配的秩序。他不仅强调市场机制的无形力量,更凸显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存在着表面现象与内部实质相联系的两重性。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就是以资本为基本经济范畴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运行的规律,即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及其资本家发财致富的秘密、手段和过程。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公式(W=C+V+M)和观点,资本(C+V)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M)的价值,它是反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政治经济学特定范畴,它体现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即资本家对工人,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关系。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以资本为基本范畴,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全面系统而更加深入地刨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以资本为基本手段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全部秘密,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也就是说,德国思想家、国际无产阶级的导师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巨著《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全书共三卷,以资本(C+V)为基本范畴,资本以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构成,以剩余价值(M)为中心,从资本主义经济细胞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两重性入手,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全面彻底的刨析和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资本(C+V)的生产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M)的生产问题。第二卷在资本(C+V)生产过程的基础上研究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分析了剩余价值(M)的实现问题。第三卷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分别研究了资本(C+V)和剩余价值(M)的具体形式,论述的内容达到了资本(C+V)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高度统一,分析了剩余价值(M)的分配问题。总之,《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尖锐性和不可调和性,深刻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必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剥夺资产阶级剥夺者,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建设劳动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前途最终目标必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发展规律。

查看余下7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