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金靴:你配得上做毛主席的儿子,你才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


核心提要:岸英的一生,无愧于世界人民,更不负毛主席的期望:他是世界军事史上少有的同时参战对抗过纳粹德国与美帝国主义这两大法西斯国家的无产阶级战士。

  1

  1945年12月,岸英踏上了回国的路途,而弟弟毛岸青暂时还留在苏联国际儿童院。

  兄弟俩从小就在一起,这是毛岸青第一次离开哥哥,俩人少不了为了分别而有些伤感。但岸青知道,不久他也要回到中国去,还会和哥哥在一起的。

  岸英回国是一次偶然。自从父亲去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后返回延安,他就经常患病,中央特意向斯大林请求苏联派医生来为父亲治疗。

  1945年12月初的一天,一架苏联飞机飞抵延安。受苏共中央的支援指派,外科医生阿洛夫和内科大夫米尔尼柯随机抵达。岸英突然接到通知,让他跟着苏联医生,兼做他们的翻译、乘飞机秘密前往延安。

  毛主席听说儿子也回到了延安,带病来到机场迎接。

  身穿干净明亮又威严的苏联陆军上尉军服,岸英走下飞机,主席看到阔别十八年的儿子“从天而降”,惊喜万分……

  他走上前去,和快步走过来的儿子紧紧地握住了双手:“你长这么高了!”

  傍晚,主席设宴招待全体来宾,岸英也出席了晚宴。

  宴会后,主席请机长到他的住处座谈,并让国际儿童院院长师哲给斯大林写了一封感谢信,说明阿洛夫和米尔尼柯大夫及他的儿子毛岸英等均已安全抵达。

  从1927年8月34岁的毛泽东与睡梦中5岁的岸英告别,一直到23岁的苏联卫国战争英雄站在自己面前,这中间长达十八年之久,孩子的这段成长过程在毛主席的记忆里是一道长长的空白。

  主席看着儿子,很长时间内都无法将23岁与5岁的两个人联系起来,如果不是从岸英那张酷似母亲的脸庞上找到心爱的开慧同志的影子,他说什么也认不出这就是自己的骨肉至亲。

  日夜思念的儿子终于回来了,不仅长得高大结实,而且还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高地——苏联,参加过伟大的卫国战争,颇有军人气质,这都让主席欣慰不已。  

1.jpg

  苏联医生为自己看病时,岸英在旁边那一口流利的俄语翻译让主席心里多了许多宽慰。

  在儿子身上,毛主席仿佛看到了自己当年书生意气的影子,自信而果断,坚强又富有“主义精神”。

  在与儿子交谈中,主席发现他的母语说得很太好,已经没有什么湖南口音,倒是带有一点上海味。

  而涉及母亲的事情,岸英总是不肯多说,因为母亲被反动派残忍杀害,这在他记忆深处是一个永远的痛,即使是和父亲也不愿意多谈。

  不过,要是说到莫斯科,说到苏联轰轰烈烈、拯救了全欧洲人民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以及说到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毛岸英便一发不可收,汉语夹着俄语,滔滔不绝地和父亲说个不停……

查看余下90%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