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我们为您守岁:韶山“容灾备份”的是人民之魂——纪念毛主席诞辰128周年(3)


  据媒体报道,“嫦娥五号备份存储月球样品交接仪式”于12月25日上午在韶山举行。

图片

  在毛主席诞辰128周年的前一天,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尽管这一消息并非“意外之喜”:

  2019年4月24日的中国航天日晚会上,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就已经公开透露: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一部分保存在北京,而另一部分将保存在湖南,以告慰毛主席。“毛主席曾说过‘可上九天揽月’,现在我们实现了‘九天揽月’,所以把月壤放到湖南也是对毛主席的一种告慰。”

  吴伟仁院士是毛泽东时代培养起来的工农兵大学生,是毛主席领导的中国革命给了他这样的贫苦农民子弟读书上学的机会。而直到今天,毛泽东时代培养的吴伟仁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优秀的航天人、航空人,在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中,仍然担当着中流砥柱的核心作用。

  1956年1月,周总理在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上,代表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半个月后的最高国务会议上,毛主席又发出了“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的指示,核技术、电子计算机、集成电路、航天这四项世界尖端科技随之被提上新中国科学发展的议事日程。

  1956年12月,毛主席批准了聂荣臻提交的《加强我国导弹研制工作的报告》,确立了“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自此揭开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序幕。

  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的伟大号召;其后又持续密切地关注着新中国的卫星研制和实验工作,嘱托周总理用举国之力尽一切可能提供支持。

图片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上天,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

  1970年7月14日,毛主席又亲自圈阅、批准了发展我国“载人飞船”的报告。而此时,“灯塔”号导航卫星、“红讯兵”号通讯卫星、“红卫兵”号侦察卫星、“曙光”号载人飞船以及测地卫星、通讯及广播卫星、预警卫星、气象卫星均已在紧锣密鼓的研制过程。其后,多种应用卫星在70年代取得了密集的成功发射。

图片

  毛主席走后,与航空领域一样,航天领域也走了一段“弯路”。所幸,在帝国主义的围堵下,中国航天事业最终“被迫”又走回毛主席制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这才有了后来的神舟载人航天、嫦娥探月项目、天问火星探测项目以及北斗卫星导航的接连突破。

  可以说,正是在毛主席的亲自主导下,中国航天事业开启了伟大征程;同样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发展道路,在帝国主义层层阻挠、处处卡脖子的环境下,顽强地走到今天,屹立于世界之巅,取得了辉煌成就。

查看余下5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