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作家于艾平所谓荒唐岁月的言论
改开以后的中国文坛,出了一大批伤痕文学作者,写了一大批伤痕文学作品。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的心里都会非常清楚,与其时的政治背景,社会生态密不可分。是反毛非毛污毛,污蔑抹黑文革和毛主席时代,造就了那么一大批迷失了自我,丧失了良知的伤痕文学作家。这也难怪,一个浅显的道理,作家不紧跟当时的主流意识,他们不会得到认可,其作品是没法出笼的。是不是所有的作家都会迷失了自我呢?当然不是,草民的印象中,导演了《决裂》的李文化,写了长诗《西沙之战》的张永枚等人,就没有随大流。
那时的作品我虽说看的不多,但也多少看过一些,也以为早期还是有一些比较不错的作品的,比如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承志的《黑骏马》,它们似乎并不能归结于伤痕文学的范式,尤其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我当时的感觉倒是像是有着某种强烈的现实讽刺意味。但是后来,那些伤痕文学我基本上不看了。不看的原因很简单,我不想听他们胡说八道。昨天在手机上看到的那个以《历史混不过去的,荒唐岁月,千秋功罪由人评说,前题(?)是不能忘记》为题发视频的“作家于艾平”,我还真的不知道。
伤痕文学究竟是一些什么玩意,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看的十分清楚了,它们就是无中生有,夸大其词,小题大做,以偏概全,把个别当一般,造谣抹黑,反攻倒算,诬陷栽赃,龌龊下流之大全。当然,不能否认,有些作家,由于丢掉了马列毛主义这个认识分析把握世界的思想的灵魂,加上他们认识事物的局限性、片面性,也可能还有慑于当时的政治背景的原因,他们有些人可能确实认为,文革错了,毛主席错了,哪有什么走资派,修正主义啊,哪有中国的赫鲁晓夫啊,是毛主席冤枉好人了。然而,后来的残酷现实,官场的腐败,公有制的解体,工农兵知政治地位的丧失,人们思想的混乱,社会的撕裂,贫富差距的巨大,工农兵知的悲惨命运,教育了人民,唤醒了人民。伟人是对的,而所谓的伤痕文学不过只是一些卑劣的垃圾的无耻的东西。
人民的觉醒,并没有让有些伤痕作者清醒,反而只是让有些人感到害怕,感到恐惧,这其中,就包括上面提到的作家于艾平。他们不甘心他们的创作被否定,被质疑,被送进历史的垃圾堆。于是,他们必然要跳将出来,进行自我辩护。只不过可惜,在人民已经觉醒的今天,还跳出来招摇过市,是不会有市场的,最终只会进一步搞臭自己。
那个作家于艾平在视频中说了些什么呢?请允许我在下面给他讲的部分内容用文字记录一下。可能会有些文字的出入,但总体的意思是绝对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