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究竟是谁养活了中国人?
A
大约中午的样子,孩子从学校打来电话,说“袁隆平去世了”。语气中似有悲伤。
我先是一惊,有些难过,很快平静下来。然后又有一点欣慰。
欣慰这词也许惹起众怒。其实我是为孩子欣慰。年轻人不去追星,却知道袁隆平的重要性,说明三观挺好的。而且,袁隆平已经九十多岁的人了。人都有这一天。对高龄老人而言,很迅速离世是很幸运的结果,比长期卧病在床的折磨少很多。
至于平静,则在于我平时早就了解了袁隆平的状况。知道他的高龄和杂交水稻对世界的巨大贡献,知道捌玖十岁的袁隆平仍然象普通劳动者一样工作在杂交水稻的最前沿。身体健康、热爱自己的工作、工作到九十岁、牺牲在岗位上,是一种幸福。
袁隆平是伟大的科学家,伟大之中特别伟大的一位,论贡献可以与钱学森并肩。评为共和国英雄恰如其分。三个诺贝尔奖绰绰有余,如果有农业奖的话。
B
不过,在另一方面,对“袁隆平养活了中国人”这个十几年来持续的宣传我并不赞同,言过其实了。对任何历史人物都要实事求是。
你说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我赞同。你说鲁迅缔造了新中国,我反对。你说毛主席是大救星,我赞成。你说毛主席是创造了宇宙,我不赞成。
第一,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的确是伟大的发明创造,对此须充分肯定。但是,我认为杂交水稻即使袁隆平没创造出来,其他中国科学家也会以其他形式和品种创造出来。牛顿发明微积分,莱布尼兹也发明了微积分。中国政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年就开始推动育种和杂交水稻技术,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出成果了。趋势上有必然性。
第二,“养活了中国人”这个命题太大,不是某一个人能完成的。
特别是第二点,涉及的人和事太多。如果我们都讲“袁隆平养活了中国人”,其他方面的成绩就完全被抹杀了。这种说法做法袁隆平本人也不会同意。
下面就列一下“养活了中国人”的各种要素:
01,杂交水稻是1973年突破的,当年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育种选种工作,有专门的科研队伍从事这方面的实验研究。如果“袁隆平养活了中国人”,那么,政府的组织和推动就可以抹杀了?同一团队的其他人的贡献就清零了?对杂交水稻做出贡献的科学家著名的至少七八位,袁隆平的确是成绩最大的一位,但你不能说其他人的工作等于零啊,科研工作本就是相互启发相互促进的。没实验室试验田你怎么搞研究?
02,单是育种选种,就不止水稻。还有小麦、谷物、玉米、高粱、地瓜、土豆,这也是中国人吃的食品。甚至还要包括黄瓜、西红柿、大白菜、猪牛羊肉、渔业。这些方面都需要科研,都需要有相关的科学家研究,这都是“养活中国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