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念于生命的内卷,那就不是晚年腥风血雨这样的可怕未来了
一
前期,我们针对当下社会不愿生娃现象写了一篇《不想晚年在“腥风血雨”中度过,就要多生娃》的文章在“今日头条”发表后,引起了读者反响,跟评如潮。但很快又被“今日头条”以“标题过度夸张”而停止了推荐。读者的反响也大都持反对态度,超过支持率的2倍,占全部跟评的73%。由此使我们感到了关于生娃这一大事有进一步说清楚的必要。因为,生娃不但是当下的人之大事和国之大事,也关乎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
“今日头条”认为文章“标题过度夸张”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文章标题不但没有丝毫夸张,而且仅仅只是阐释了不生娃和少生娃的巨大弊端之一角而已。相信大家在此文中也可以看到“不想晚年在“腥风血雨”中度过,就要多生娃”绝没有什么“过度夸张”。
归纳跟评中反对意见主要有三:
一是生不起,养不起之现实让人想生而不敢生。
二是生不生是个人的选择,自己的自由。
三是生多不如生少或不生,并举了孩子多的老人无人赡养的例子加以佐证。
如此等等。不能不说这些评说都有现实案例,也不能不说这些评说是不生或少生之“坚定”态度。
不能否定产生这种态度有现实的原因。比如孩子的培养教育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富人也不想生或多生娃只想活得潇洒也是当下比较普遍的现象。至于社会上有人养育多而晚年很惨的现象也是有的。
但通过这些意见我们也看到,社会对于生娃,当下的视线更多的是投向了生娃的负面。
如果我们把这些意见作进一步透视,我们也不难发现,内在的根本原因其实只有一个:这就是活在当下,尽量让自己这辈子活的轻松些,少一些负累。
而且,这些意见后面的跟帖也不少,反映出当下社会在生娃、多生娃这一大事上,表现出的是与之对立的“零和博弈”甚至“负和博弈”,很多人已经把自己牢牢地圈定在了以“自己过得好”为篱笆的窠臼之中了。这才是特别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
二
社会对于生娃的负面反映之所以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这是因为,于人于社会,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格局和未来。而不愿生娃和不愿多生娃之内在观念,反映的是当下很多人及我们这个社会已经执念于生命的内卷了。如果走不出这种内卷,那么,不但是我们很多人的未来和晚年十分危险,我们整个民族的未来也将十分危险。
内卷是一个新名词,我们在此借用这个词,也是指负面消耗。所谓生命的内卷,我们的根本所指是消耗人类传承的责任和意义。具体来讲,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现实表现:
只有眼前的困难,没有长远的视野;只盯着目前的小日子,没有自身和民族未来大意识;把生命传承重大课题简单化、平庸化。生不生娃,唯一的决策指标就是会不会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而且还是目前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