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胜玉:从欧洲18国变44国的分裂缘由看美国解体的必然趋势
欧洲面积约1016万平方公里,世界第六,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约6.8%。欧洲现在有人口约7.46亿,世界第三,有44个国家。欧洲仍旧处在不断分裂当中,比如苏格兰对于英国,加泰罗尼亚对于西班牙,等等。在100多年之前,整个欧洲没多少国家,仔细数来数去也不过才18个国家。但是,为什么100年内18国变成44国呢?
翻看欧洲早期历史,最早开启欧洲分国先河的是最后一任统一罗马帝国的皇帝提奥多西。公元395年,提奥多西死时,他把帝国分给了两个儿子,罗马帝国被人为地分成西罗马帝国(首都罗马)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自此拉开了欧洲儿子瓜分帝国的序幕。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其废墟上建立了许多的小王国,但只有法兰克王国得以发展壮大。到6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已经几乎囊括所有欧洲国家,基本恢复了西罗马帝国的版图。公元511年,缔造强大法兰克王国的克洛维国王去世了。按照法兰克人的继承制度,他的四个儿子瓜分了王国。但平等的瓜分不等于和平的相处。四个国家随后陷入了相互攻伐的混战。直到公元681年,身为宫相的“矮子”丕平重新建立了统一的加洛林王朝。但丕平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再次平分了国土。这使得其“胸怀大志”的儿子查理曼,不得不使用武力兼并了其弟的领土,并通过四处征伐,再次建立西欧最强大的封建帝国——查理曼帝国。但查理曼的继承人在位期间就被三个儿子联合击败了,帝国再次被一分为三,即东法兰克、中法兰克和西法兰克。以此三国为基础,逐渐形成了后来的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雏形。其后,奥拓一世的神圣罗马帝国,虽然试图成为名义上统一的欧洲,但实际上不过是无数封建诸侯国的集合体。而更加虚弱的奥匈帝国,甚至不得不在拿破仑的逼迫下主动放弃皇帝的名称。再后来,拿破仑、希特勒的一统欧洲的努力,也因其违背传统和崇尚杀戮而最终落得失败。以上只是几次欧洲分裂的大致脉络。与之伴随的,是发生在一些较小的王国上的类似的事情。终于,现在的欧洲成为44个国家和地区的合称,同时也造就了当今欧洲众多的王室的存在。
一战之前,欧洲总体格局以“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为主。外围方向上,从西部看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从北部看主要是挪威、丹麦、瑞典、荷兰和比利时,从南部看主要是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中间再加上“三国同盟”中的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以及“三国协约”中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总共十八个国家。如果加上奥斯曼土耳其的话,也可以认为是十九个。当然,由于奥斯曼帝国的大部分领土位于亚洲,且并不像沙俄一样拥有明显的西方文化特征,因此并不能将其视为一个纯粹的欧洲国家。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