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殖人思维”:与“老布尔什维克”观念的对比

2022-01-11 1543 4
作者: 青年毛思想信仰者 来源: 赤浪青年

  从2021年底的两起重大舆情,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半殖民地意识残余的“殖人思维”或“殖人文化”在当代仍有其社会土壤,甚至早已强劲“复兴”,这恐怕是令复兴派自己也感到尴尬的。由僵化而极右化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仍有其群众基础,仍是与民族主义、共产主义并驾齐驱的当代中国三大社会思潮之一。

  没有最右,只有更右。

1.jpg

  宋庚一事件涉及的是法西斯屠杀,“眯眯眼”争议涉及的是种族歧视。一个法西斯屠杀、一个种族歧视,本来没有太多可争论的空间。偏偏我们这些年颇失了一些势的右翼朋友们已到饥不择食的地步,什么都能拿来“自由讨论”。其目的,还是“宣教”,即兜售他们固有的那一套——“理论基础”是所谓“殖民三百年”,历史认知基础则是反共主义的去革命化近代史观。

  天下三分。

  思想舆论上,归结起来仍是三大主义。其中,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级属性非常鲜明,前者服务于资产阶级而且主要是私人资产阶级,后者服务于无产阶级。

  民族主义则稍显复杂。它大概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非自由派的、保守主义资产阶级宣扬的民族主义;二是一个广大的非左非右中间派群众,包括相当一部分无产阶级、一部分中小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这种民族主义既有受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成分,某种意义上也是上个世纪以来反帝爱国观念的延伸(因思想观念有其相对独立性)。

2.jpg

  自由主义和“殖人”思维的现实阶级基础,就是几十年来形成的颇为强大的私人资产阶级,和一个相当广泛的小资产阶级、准小资产阶级。现在的舆论,很大一部分掌握在自由主义倾向的私人资产阶级手里。

  对民族主义群众要做分析,不能一棍子打死,其中绝大部分是共产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这左右双方可以而且应当争取、改造的对象。如果不懂得这一点,就是自我隔绝,就是搞不懂思想宣传的主要对象是谁,就是不懂得或不甚懂得当今阶级关系和人们的政治思想面貌的实际。

  本来,在经历过20世纪毛主席领导的伟大的反帝革命后(这种革命本质上也就是阶级革命,即被压迫民族中的工农阶级反对压迫民族中的大资产阶级),今天的中国不应该再有如此存在感的“殖人”思维。这是一种强烈的反动倾向,在当今政治思想光谱中只能居于最右端(中间是民族主义,左端是马列毛共产主义)。

3.jpg

  为什么事情会到这种地步?这种社会意识只能反映社会存在,即毛主席身后的确经历了一个强大的反动回潮,以至于极右翼反共势力都得到了颇为可观的增长。

  按照毛主席发展了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世纪先锋队组织内的一部分“老布尔什维克”只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只是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派的同路人。他们对帝国主义大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官僚资产阶级有仇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他们积极参与了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但他们不晓得什么叫科学社会主义,不甚理解、很难接受甚至抵触社会主义的革命纲领,特别是被毛主席所发展了的全面社会主义革命纲领。故此,他们过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一关,过不了反资本包括反民族资本(当时对民族资本具体做法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进行所有制的和平改造,另外还有政治、思想的漫长改造)的社会主义革命这一关。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