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职分流下的焦虑:一个中等生的苦恼

2022-02-11 974 0
作者: 王波 来源: 新乡土

  “哥,你知道以后从事什么工作可以改变教育制度吗?”听到还在广东读初二的表妹问这话,我愣住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又开口了:“我知道很难,但是我想试试。”看着一脸单纯和认真的表妹,我想知道她到底经历了什么,于是我详细询问了表妹的情况。

  (一)普职分流

  表妹今年14岁,在广东东莞上初二。早些年小姨一家外出打工并且在东莞定居,她也就从小在广东长大。虽然几乎每年过年都回老家,但是显然她早已经适应了广东的生活。因为距离远,平常交流不多,我对表妹的学习情况并不了解。但是就在今年,小姨一家突然如临大敌,对表妹的学习特别上心,甚至成为了一家的中心工作。在日常的视频电话中,小姨疯狂交流学习技巧,过年逢人便分析起孩子的成绩和升学的可能性,边说边敦促表妹认真学习。我询问才知道,目前表妹所在的地区严格执行五五普职分流,近一半的初中生没有升入普通高中的机会。以表妹的情况为例,表妹所在初中800多人,大约只有400人可以升学读高中。当我问到表妹目前排名多少的时候,小姨说,300名左右。“大约?你们不知道具体的排名嘛?”据小姨介绍,原来东莞这几年双减政策落地,为了缓解家长和孩子的焦虑,已经不允许学校公布具体排名,而家长们为了知道孩子的成绩是否进步往往想尽各种办法向老师靠拢。有意思的是,上次考试表妹一同学的家长问到了排名,表妹因此推算出自己的排名。而这就意味着表妹处于升学机会的边缘。中等的成绩和模糊的排名方式无不挑动着小姨敏感的神经。作为一个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的人来说,她清楚地知道没考上高中意味着什么。为了保证表妹可以读上高中,一场升学保卫战正式打响。

  (二)素质教育与教育负担

  除了严格实行双减政策,表妹所在地区还试图改变应试教育,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而这间接增加了孩子的负担。表妹所在的东莞,中考改变了单纯应试的模式,增加了对信息、美术、音乐、体育等体现素质教育科目的考核。具体来说,它规定信息、美术和音乐三门课为必须要及格的科目,只要有一门不及格就丧失参加中考的机会,也就与高中无缘。而体育折合为60%算进总分。因此,信息、体育等科目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体现了出来。这一政策体现了对初中生综合素质的考核,有利于引导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对家庭条件和个体天赋存在隐性要求。信息课主要是电脑的基础知识,但是对于像表妹家这样没有电脑的同学来说,信息知识抽象晦涩,基本只能靠死记硬背。而音乐课更体现对个人天赋的要求,音乐包括70分的乐理知识和30分的歌唱。前者基本靠死记硬背,后者除了勤加练习外,还需要个人天赋。据表妹说,她们初一到初三一共有6本音乐书,每本大约5-6首歌,考试时,随机抽一首歌,学生需要对着机器完整唱出歌曲,然后评分。一旦出现忘词、跑调或者音色不准的情况,评分将会很低。为了保证能够通过,需要熟练掌握每首歌曲。表妹说,她把所有学过的歌曲都放到了网易云的歌单里,有时间就循环听,现在已经熟练掌握了。但是纯粹靠努力也许是没用的,唱歌也看个人天赋,表妹班上的一位学习不错的同学就因为天生的五音不全,唱歌过不去。再说体育,占比也很重,大家都很重视,表妹上次考砸了就因为体育比较差,因此这次她决心提高自己的体育成绩。为了提高800米跑步的成绩,现在表妹每天6点钟起床跑步。我说你真辛苦,她只是苦笑一下说没办法。

查看余下54%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