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称给俄方供货就摧毁中国芯片生产能力
不久前,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那些不遵守美国对俄出口管制措施的中国企业,必然会面对美国的严厉打击措施;如果美国发现中国芯片企业向俄罗斯出售芯片,他们会阻止中国芯片企业使用美国的设备和软件。雷蒙多还声称,如果美方对“不遵守管制措施的中企”采取行动,则将会对中国生产芯片的能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遵守美国要求不明智
从过去几年的数据看,德国是俄罗斯进口芯片的最大来源,其次是中国、美国、中国香港、芬兰、日本、立陶宛、法国、拉脱维亚和英国。当然,这其中一些来源可能只是中转地,而非芯片原产地。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俄罗斯芯片的重要来源,无论是基于商业利益,还是基于当下中俄关系,遵守美国的要求,断绝与俄罗斯的芯片贸易均是不明智的。
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一个强大霸道的苏修是我们挥之不去的梦魇,不过,中国需要一个逐年失血的俄罗斯顶在前面吸引美国的注意力,为我国提升军事、科技实力争取宝贵的时间。何况中美俄三足鼎立,或中美俄欧四方制衡的态势,远比欧美日韩一个阵营围猎中国对我们更加有利。因此,遵从美国的要求对中国弊大于利。
原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均依赖海外技术
既然支持俄罗斯是现阶段国家顶下的基调,那么,中国能顶住美国的报复性制裁么?
答案是比较麻烦。
半导体产业大致可以分为设备、设计、原材料、制造、封装测试五个部分。
就半导体设备而言,美国、荷兰、日本牢牢占据统治地位,美国应用材料、荷兰艾斯摩尔、日本应用材料、美国泛林、美国科垒依次名列全球半导体设备商前五强,市场份额合计超过70%。半导体设备市场份额前10的厂商均为美国、欧洲、日本企业,市场份额合计达90%。就半导体原材料而言,日本、美国企业在全球半导体材料供应上占主导地位,市场份额估算为500至600亿美元。半导体原材料主要分为晶圆制造材料和封装材料两大块。就占比最高的硅片和封装基板而言,日本信越、胜高占据硅片市场半壁江山,松下电工则是封装基板行业的领头羊。就其他细分市场来说,日本住友金属、田中贵金属、东京应化,美国陶氏化学、3M等公司占据市场优势地位。
就半导体设计而言,美国公司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美国半导体设计公司市场份额总量占比超过50%。就细分市场而言,英特尔和AMD垄断了桌面和服务器CPU市场;德州仪器、ADI、Skyworks、博通等公司是模拟芯片行业领头羊;赛灵思、阿尔特拉、莱迪思、Microsemi基本垄断了全球FPGA市场;AMD和英伟达垄断了全球高性能GPU市场;三星、SK海力士、镁光、西部数据、铠侠等公司垄断了全球存储芯片市场......美国英特尔、英伟达、苹果、AMD、高通、博通、赛灵思、德州仪器、ADI、Skywoks、Qorvo、镁光、西部数据等公司在CPU、GPU、DSP、FPGA、NAND、射频,以及各类模拟芯片领域均占据统治性市场地位或优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