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记者遭遇非法强拆:官司赢了,房子却没了
“群众遇到不公可以找媒体反映求助,而记者遇到事了只能在私底下发发牢骚。”相信很多媒体记者都尝到过这样的苦涩。
最近一段时间,《法治日报》记者温远灏在跟媒体同行聚会时,每次都只能喝闷酒。作为一位资深的法治记者、编辑,他平时做的工作是关注社会民生的痛点、难点问题,为法治建设鼓与呼。但没想到的是,他自己有一天也会成为艰难的维权者。
从业多年来,温远灏写过不少与法治相关的报道,包括与同事卧底采写的《记者卧底调查饭圈灰色产业链:洗脑营销+流量经济扭曲饭圈文化》等。
温远灏是江西新余人,在北京工作多年。2020年4月,他收到通知,其在江西新余的家要被拆了。
作为一名从事多年法治报道的记者,温远灏很快就发现,该征收程序和补偿方案漏洞百出。
经过一系列的法律诉讼,温远灏获得了胜诉判决,当地政府自动撤销了征收补偿决定。
拿到判决书后,温远灏颇感欣慰——既是因为法律让他保住了自己的家,也是因为当地的法治环境看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恶劣。
然而,这不过是一种短暂的错觉。
2022年1月17日,温远灏从亲友口中偶然得知,他家的房子在一周前已被拆除。对此,他们全家都毫不知情。
让他更为错愕的是,新余市渝水区政府(征收主体)、新余市住房保障服务中心(征收实施单位)在前期拆除行为已被法院判决违法之后,既未作出有效的征收补偿决定,也未获得人民法院准许强制执行裁定,便私自对房屋进行了强制拆除——即使在工作中,他曾遇到过多起恶性拆迁事件,但也从未见过如此蛮横的行为!
房屋纳入棚改范围
诉讼期限内就被断水断电
来到北京工作前,温远灏曾在法治日报江西记者站工作数年,也多次荣获过江西省人大新闻奖。
因工作需要,在对立法、执法、司法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之后,新闻学专业出身的他通过自学法律知识,2019年一举通过了法考,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
这场原本出于兴趣而参加的考试,没想到在次年就派上了用场,而人生中打的第一场官司就是“民告官”——为了自己的家而战!
2020年4月,一位自称是新余城北农行负责人在电话中称,温远灏家所在小区已被列入住建片区棚户区改造范围,需尽快从北京赶回去签补偿协议,否则将强制拆除。
温远灏家在新余市仙来大道,此处因新余市“七仙女下凡地”的传说而得名,一直是市区的主干道,沿街分布着新余市委市政府在内的近40个机关单位。
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材料显示,2020年3月,仙来大道周边家属院共计3043户被纳入2020年棚改计划,其中包括部分政府机关大楼。这一年,江西省政府下达给新余市的城市棚户区改造任务是16269套。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