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刊: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求是》杂志编辑部
“法者,治之端也。”执政兴国,离不开法治支撑;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护航;百姓福祉,离不开法治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围绕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面探索、开拓、创新、总结,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我国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越来越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如何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怎样进一步提高全面依法治国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思考和谋划的重大问题。2021年12月6日,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进行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举措、显著成就,深刻分析我国法治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第一,坚持法治体系建设正确方向;
第二,加快重点领域立法;
第三,深化法治领域改革;
第四,运用法治手段开展国际斗争;
第五,加强法治理论研究和宣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推进一步,法治建设就要跟进一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对全面依法治国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这篇重要讲话,并同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在新时代新征程不断书写全面依法治国新篇章。
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
“法度者,正之至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深刻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这是我们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伟大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
2021年12月3日,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清怡小学组织开展“走进法院学宪法”活动,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通过参观少年法庭、体验模拟审判等形式了解宪法知识,迎接“国家宪法日”。图为滨城区人民法院讲解员给学生们讲解宪法知识。 中新社发 初宝瑞/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