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赵文凌:当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越来越多……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我写了《共产主义,永远是青年不灭的理想!》,今天是马克思诞辰,今年也是共青团中央成立一百周年,我突然想到,当下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青年已经越来越多了。

  01

  电影《青年马克思》的第一个画面是一些吃不饱饭的人们在捡拾枯树枝。下一个画面不是这些人终于有饭吃了,而是警察的驱逐和殴打:警察们骑着马,呼啸而过,驱逐殴打这些老弱病残。

  画外音是马克思在24岁时发表在《莱茵报》上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之后,便是《莱茵报》被查封的镜头。

  19世纪初,工业革命席卷德国, 推动了该国容克地主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加剧了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赤贫化。饥饿驱使贫民到森林里捡拾枯枝、采摘野果,一些人甚至破坏猎场和牧场。

  在当时,未经森林的主人允许砍伐树木回去当柴烧或者拿去卖属于盗窃,而未经森林主人允许,捡拾枯树枝回去当柴烧或者拿去卖也属于盗窃。许多人去捡拾枯树枝已经不是为了烧柴或拿去卖了,而恰恰是为了被送进拘留所领一份监狱口粮。可以说,正是饥饿和无家可归才迫使人们违反林木管理条例。

  也就是可以说,正是林木盗窃法,造成了人们的犯罪。

  这件事的社会影响很大,沉寂了很久的莱茵上议会也就新闻出版自由和森林盗窃法案等多个法案展开了一场辩论。马克思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在莱茵报上连载《林木盗窃法案》。

  当年的马克思博士毕业,进入《莱茵报》工作,还是一个满脑子对于国家、法、道德充满了美好情感的呆萌青年,谁还不曾年轻过呢?但在这件事情上,他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从基本的善恶观、公平感、正义感出发,分析了当时饱受争议的辩论过程,在全文的分析过程中,可以看到马克思自身的纠结和矛盾,也正是从这里出发,马克思开始怀疑自己脑子里关于国家、法、道德等传统观念,进而一步步前进,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发展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马克思不断反思自己的所学,坚持保持独立思想,持续追求真理。最终在吸收前人理论精华和总结现实社会Y动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发展逻辑,肯定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作用,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

  02

  七十多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实践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伟大领袖毛主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社会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关于那段历史,出生在90年代的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片混乱。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阉割了很多历史的真实,甚至抹黑造谣带领我们实现革命成功的毛主席,让无数青年不再相信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丢在一边落灰!

查看余下4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